呕吐幽门狭窄正常现象肠梗阻
2018-10-2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病例解释
呕吐是通过胃强力收缩迫使胃内容物(可含小肠内容物)经口排出的病理生理反射。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
病症案例
幽门狭窄
患者详情
医生,您好!我宝宝2个月,生后一直吃奶后溢乳,最近一个月越来越严重,吃奶后即吐奶,有时从口鼻喷出来,主要是奶汁,近一个月体重不增,去医院检查B超显示幽门管延长,幽门壁增厚,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请问我们该怎么办?能治好吗?预后怎样?
专家解析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为新生儿期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占消化道畸形的第三位。症状病因复杂,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梗阻的症状,如呕吐,上腹部可见胃蠕动波和触到肥大的幽门肿块。呕吐为为奶汁和胃液,不含胆汁,呕吐成规律性进行性加重,可引起脱水和营养不良及碱中毒。治疗1.喂奶少量多餐,使用稠厚乳液,可在奶中加1%米粉。2.抗痉治疗:喂奶前30分钟口服1:新配制的阿托品溶液,剂量从1滴至2-6滴,直至皮肤发红。口服用药后一月左右喷射性呕吐可缓解,B超随访显示幽门肌肥厚减轻,疗效明显,无明显毒副作用。3.手术治疗,如果诊断明确,需手术治疗手术可在基础麻醉加局麻进行,作幽门环状肌切开术,不过需在宝宝能耐受麻医院进行手术,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手术后预后良好。医院当宝宝出现以下情况时,医院就诊:如果有宝宝呕吐越来越严重,呈喷射状奶汁从口鼻喷出,体重不增,营养不良,需少量多次喂养,医院检查治疗。诊断明确需B超随访。
正常现象
患者详情
医生您好,我家宝宝生后5天,吃奶后即吐,主要是奶汁伴有粘液,精神还好,请问怎么办?还要继续喂养吗?医院就诊吗?
专家解析
引起生后新生儿呕吐的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呕吐多与新生儿胃容量小,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低,贲门括约肌发育差,胃呈水平位,肠道神经调节功能差及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少等生理特点有关。原因1.胃黏膜受刺激:如咽下羊水,含胎粪的或母血较多的羊水均可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及粘液分泌亢进而引起呕吐。2.喂养不当:乳头内陷,奶嘴孔过大,大量吞入空气,喂奶过多过频,奶粉配方浓度和量及温度不合适等。症状生理性呕吐多见于呕吐物为奶汁可含少许粘液,不含胆汁,但一般情况良好,无呛咳,也无发绀等症状,一般无腹胀,也无其他异常体征,大便排出正常,胎便排完后可排黄便。治疗及护理1.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如果吞入羊水,2天内吐净后自愈;2.如果吐奶严重,可以喂乳后竖抱轻拍拍后背,同时可采用体位治疗,以抬高床头30度为宜,通过食物重力作用可减少胃肠反流,减少呕吐;3.饮食及喂养:少食多餐,喂奶注意不要混入空气,奶嘴头大小合适减少呕吐,配方奶温度配方合适,减少哭闹,延长睡眠时间。医院当宝宝出现以下情况时,医院就诊:如果呕吐为喷射性呕吐,呕吐物含有胆汁,伴有腹胀,无大便排出医院就诊。
肠梗阻
患者详情
医生您好!宝宝生后2天,生后即呕吐呈胆汁样,有腹胀,胎粪排除量少,医院诊断为不完全性肠梗阻,请问医生是什么原因呢,能治愈吗?
专家解析
新生儿肠梗阻多见胎粪性肠梗阻,出生即有肠梗阻症状,表现为呕吐及顽固性便秘,腹部彭隆,腹壁可见肠型,生后1-2天内发病,指检或一般灌肠法不能引出多量胎粪。原因由于胰腺发生囊性纤维变,胰腺腺泡萎缩,分泌减少,同时胃肠黏膜分泌腺亦有囊性纤维变,肠粘液及肠激酶缺乏,故胎粪因缺乏正常的消化过程而过分稠厚,往往聚集在回肠末端,似胶体状紧贴于肠壁,不易分离,出生后发生回肠段肠梗阻。治疗经胃管注入胰酶以促使胎粪软化,注意补液以维持体液平衡。如果以B超探查腹部,可观察肠梗阻的状况,保守疗法不能使症状完全缓解时,需外科手术行回肠末端造瘘注入胰腺素以溶解胎粪。本病无囊性纤维变时,远期预后好,而伴有肺部病变者预后不佳。护理新生儿肠梗阻属于急腹症,严重可引起肠坏死,肠穿孔,腹膜炎,危及宝宝生命,如果宝宝呕吐胆汁样,腹胀,无大便或少量胎粪排出,医院小儿外科就诊。
新生儿期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