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得了寄生虫怎么办,如何预防宝宝得寄生
2016-11-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怎样才能知道宝宝体内有寄生虫?
宝宝多大会有寄生虫?
8个月以上就有可能有,只要会爬了,就有可能会接触到寄生虫。
..............自查.............
表面症状:
①孩子常喊肚子痛,尤以肚脐周围为多,揉按后可缓解。
②孩子夜间睡眠易惊醒、磨牙和流口水。
③脸上有圆形白斑点,上面有细小灰白色鳞屑,有的白眼球上有紫蓝色小斑点,即俗称“虫斑”。
④无明显原因,孩子的皮肤常反复出现“风疙瘩”。
⑤孩子有偏食表现,并好吃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如泥土、纸张、布头等。
⑥孩子吃得多,易饥饿,爱吃零食,但总也胖不起来。
⑦因肛门瘙痒常挠屁股
一个简单的方法了解孩子是否有寄生虫
等孩子夜间睡觉不塌实的时候将孩子的小屁股扒开,用手电筒照着看一下,如果有小白线一样的东西,就说明有寄生虫存在。
..............医院检查.............
医院大便检查虫卵,多采用显微镜下涂片的办法,查出率很低,原因是肠道寄生虫要在排卵期才能查到虫卵。所以即使检查结果阴性,也不能说孩子肚里没有虫。
费用:医院在30-50左右,通常不会超过50元,当然如果需要进一步做检查的话,费用可能会多。
宝宝体内有寄生虫怎么办?如何打虫?
什么时候可以打虫?
一般医生建议两岁以上的宝宝再驱虫。太早吃打虫药对宝宝副作用大,而且肠胃也接受不了。新生儿科专家认为,由于寄生虫在婴幼儿中的感染率很高,所以当孩子满两岁,与外界接触日益增多时,无论有没有出现症状,其实都应该每年进行一次驱虫治疗。
..............药物治疗..............
目前最常用的三大类驱虫药是阿苯达唑(肠虫清)、甲苯咪唑(安乐士)和左旋咪唑(宝塔糖),都已经过了十几二十年的临床验证,很安全也很有效。
以下是专家介绍的两岁以上宝宝驱虫的常用方法
(两岁以下的宝宝服用前要咨询儿科医生!)
①驱蛔虫(没有明显症状):一次性口服肠虫清片两片(0.2g/片)。
②驱蛲虫(有夜惊、屁股痒等症状):一次性口服肠虫清片两片(0.2g/片),7天后再口服一片(0.2g/片),隔7天后再服一片(0.2g/片)。按此方法用完药还不见效果要及时就诊。
此外,驱蛲虫还可以用蛲虫膏,按照药膏上的使用方法连续外用6~7天即可。
..............偏方..............
处方1:葱白1把生麻油或菜油1-2匙
葱白洗净切碎,捣烂绞汁,调入生麻油或菜油1-2匙,空腹服下,每日2次,连服3日即可。
本方主治由于蛔虫所引起的腹痛。具有驱虫止痛之功效。
处方2:大蒜、凡士林适量
将大蒜捣碎,调入凡士林,临睡前调于患者肛门四周,第2天,将肛门清洗干净。
本方主治小儿蛲虫病及其所引起的肛门瘙痒。
处方3:大蒜适量
以生大蒜绞汁饮用,约数日,即可大量排虫。
本方主治蛔虫病,如嫌蒜汁辛辣,可加少许黑砂糖调拌饮下。
处方4:大蒜、味噌适量
二者同烧食,每次2-3片,每天空腹食3回。
本法适用于驱除蛲虫。味噌即酱汤。
处方5:鲜姜60g蜂蜜60ml
将鲜姜捣汁,与蜂蜜混匀。1-4岁用30-40ml;5-6岁用50ml;7-13岁用50-60ml。分2-3次口服。
本方主治蛔虫性肠梗阻,具有止呕止痛,温中和胃之功。一般服用1-3天后包块消失,包块消失后可服驱蛔药。使用本方要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肠鸣音若消失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
处方6:大葱50g
将葱去叶、皮、根须洗净,加水ml微火共煮烂,用纱布过滤,装瓶备用。可于傍晚或睡前灌肠。4-5岁10ml,7岁15ml。
本方主要用于幼儿,主治蛲虫病。方中葱可以大蒜代替,但需用水ml。
处方7:大蒜9g榧子9g杏仁4.5g
将榧子、杏仁研为细末,把大蒜捣烂,用蒜泥将上药制丸,分2次开水冲服。
本方主治绦虫病。绦虫病是由进食未熟、含有囊蚴的猪肉或牛肉而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中病称作“寸白虫”。
打虫后要不要忌口?
孩子驱虫后一般不需要忌口,可吃一些富有营养的食物,如鸡蛋,豆腐,鱼,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如何预防宝宝得寄生虫?
预防肠道寄生虫除了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等良好习惯,集体驱虫也是清除传染源的较好方法。要注意每天烫洗孩子的内衣裤和小褥单,不要让孩子吮手和抓小屁股,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教育孩子改掉吮手指,咬指甲的坏习惯。
..............常见问题..............
问:家里没养宠物也会有寄生虫吗?
答:可能会有。因为不仅猫、狗的体内有弓形虫寄生,很多动物的体内都有,例如:鸽子、鸟、鸡、鸭、羊及兔等。喜欢养宠物的姐妹,宝宝5岁之后就可以养了哦,可以培养小孩子的责任心和爱心。不过宠物要定期打预防针和除虫。
问:都说海鲜有寄生虫,宝宝可以多吃吗?
答:海鲜如果煮过,是可以把寄生虫杀死的哦。不过宝宝如果属于过敏体质,是不适合吃海鲜的。海鲜虽然营养丰富,但是还是要适量才好。
..两个病例介绍,宝妈们应提高警惕..
病例:都市男童体验乡村生活
刚放寒假,9岁男童小轩就跟爸爸回到了广宁乡下。长在都市里的他对于农村广袤天地充满了好奇,小轩终日与远房表哥一起在菜地里摸爬滚打,捉蚯蚓捏小虫拔青草,玩得不亦乐乎。
谁知刚回广州没几日,身上便长了几个小疙瘩,家中老人迷信地表示那是被“脏东西”碰了,抹点香灰就好。小轩乖乖涂抹香灰后小疙瘩果然退了。可是接下来某天,小轩在家玩耍时毫无症状突然倒地,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如癫痫般发作。家人大惊,急忙将其送医。
菜地里有很多寄生虫卵,接触到泥土、植物,都可能沾染上。接触寄生虫卵后,如果没及时洗手,就很容易应了“病从口入”的古训。蛔虫、绦虫、蛲虫、钩虫等是儿童身上常见的寄生虫,虫卵一般寄生在肠道里,但有时孵化的幼虫会沿着血管乱窜,进入脑组织。
专家提醒,家长要谨记“病从口入”,教导孩子勤洗手、讲卫生,食物要煮熟方可食用,沟渠里的水不要碰。
父母应留意孩子的各种动作,如果孩子刚抓完屁股,也要提醒他们马上洗手,否则屁股里的虫卵还会被好动的孩子通过手带进肚子里。
此外,李栋方提醒,“看手指可以判断健康与否”的认识是错误的。“手指上有白点其实未必是得了寄生虫病,缺锌等诱因也可能会引起,因此,单凭指甲上有白点来判断寄生虫病是不正确的,化验大便才是最常规的排查手段。”
专家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宝宝厌食、消瘦等症状,医院寻找专科医生就诊排查。
病例:只觉得眼睛很痒,没想到却爬出了虫
秀山县2岁男童小超(化名)最近几天总觉得眼睛痒痒的,父母仔细察看后发现,儿子眼睛里竟有数条白色“细丝”在游动。医生用专用镊子夹虫子,竟连续夹出了十几条,小虫呈乳白色,长约1厘米。
经过询问,方静医生怀疑,小超很可能是大便之后没有洗手,蛲虫虫卵常粘附在肛门周围,小超用粘着虫卵的脏手擦眼睛时,将虫卵带进了眼内。虫卵在眼睛里成虫后,便在里面肆意游动。
医生表示,蛲虫主要经过肛门—手—口传播。蛲虫寄生在眼睛里,会引起结膜炎,严重的可能损伤视神经导致失明。
方静医生说,通常情况下,蛲虫寄生于肠道可造成肠粘膜损伤,轻度感染无明显症状,重度感染可引起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蛲虫也有异位寄生现象,除侵入肠壁组织外,也可侵入生殖器官,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炎症。
方静医生特别提醒家长,平时一定要注意督促孩子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生冷食物等卫生习惯,避免体内产生寄生虫对孩子的身心造成损害。
折网址导航:hao.zhe.北京治疗白癜风那个医院比较好专业治疗白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