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2016-12-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考研日历:
距离考研仅剩69天
先来两道题测试一下!!
1、腹外疝的疝内容物最常见的是()
A.大网膜
B.小网膜
C.小肠
D.结肠
2、最易发生嵌顿的疝是()
A.腹股沟斜疝
B.股疝
C.切口疝
D.腹股沟直疝
3、最常见的腹壁切口疝是()
A.正中切口
B.经腹直肌切口
C.旁正中切口
4、腹外疝的组成包括()多选
A.疝环
B.疝囊
C.疝口
D.疝内容物
E.疝外被盖
答案请见最底部!!
一、病因
1、腹壁强度降低常见因素有先天性原因和后天性原因
2、腹内压力增高如慢性便秘、咳嗽、排尿困难、腹水、妊娠、举重、婴儿经常啼哭等
二、病理解剖
典型的腹外疝由疝环、疝囊、疝内容物和疝外被盖组成。疝环又称疝门,是腹壁薄弱点或缺损所在;疝囊是壁腹膜的憩室样突出物;疝内容物是进入疝囊的腹内脏器或组织,以小肠最为多见,大网膜次之;疝外被盖是指疝囊以外的各层组织。
三、腹外疝的临床类型
1、易复性疝凡疝内容物容易纳入腹腔的,称为易复性疝
2、难复性疝疝内容物不能或不能完全回纳入腹腔内的,称为难复性疝
3、嵌顿性疝疝环较小而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可强行扩张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疝囊颈的弹性收缩,将内容物卡住,使其不能回纳,称为嵌顿性疝。
4、绞窄性疝嵌顿若未能及时解除,肠管及其系膜受压程度不断加重可使动脉血流减少,最后导致完全梗阻,即为绞窄性疝
注意:绞窄性疝与嵌顿性疝的主要区别是是否有血运障碍
四、腹股沟疝的临床表现
腹股沟斜疝最多见的腹外疝
1、易复性斜疝除腹股沟区有肿块和偶有胀痛外,并无其他症状。常在站立、行走、咳嗽或用力时出现肿块,肿块多呈带蒂柄的梨形,可降至阴囊或大阴唇。如病人平卧休息或用手将肿块推送向腹腔回纳而消失。回纳后检查时,以手指通过阴囊皮肤伸入浅环,可感浅环扩大、腹壁软弱;此时嘱病人咳嗽,指尖有冲击感。用手指紧压腹股沟管深环,让病人起立并咳嗽,并不出现疝块;如果一旦移去手指,则可见疝块由外上向内下鼓出。疝内容物若为肠袢,肿块柔软、光滑,叩之呈鼓音,且常在肠袢回入腹腔时发出咕噜声;如为大网膜,则肿块坚韧,叩之呈浊音,回纳缓慢。
2、难复性斜疝除胀痛稍重外,主要特点是疝块不能完全回纳。滑动性斜疝多见于右侧腹股沟区,除了疝块不能完全回纳外,尚有“消化不良”和便秘等症状。3、嵌顿性疝多发生于斜疝,其主要原因是强体力劳动或用力排便等腹内压骤增。表现为疝块突然增大,伴有明显疼痛,平卧或用手推送不能使之回纳。肿块紧张发硬,且有明显触痛。嵌顿内容物若为肠袢,不但局部疼痛明显,还可伴有腹部绞痛、恶心、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等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若为大网膜,局部疼痛常较轻微。疝一旦嵌顿,自行回纳的机会较少;多数病人的症状逐步加重。若不及时处理,终将发展成绞窄性疝。4、绞窄性疝临床症状多较严重,因疝内容物发生感染,侵及周围组织,会引起疝块局部软组织的急性炎症和腹膜炎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脓毒血症。但在肠袢坏死穿孔时,疼痛可因疝内压力骤降而暂时有所缓解。因此,疼痛减轻但肿块仍存在者,不可当作是病情好转。
腹股沟直疝 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形成的疝为腹股沟直疝,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一)临床特点病人站立时,在腹股沟内侧端、耻骨结节外上方出现一半球形肿块,不伴有疼痛或其他症状;因疝囊颈宽大,平卧后肿块多能自行消失;直疝决不进入阴囊,故极少发生嵌顿。常见于年老体弱者。(二)治疗原则 主要是手术修补。
股疝
股疝为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股部卵圆窝突出形成的疝。多见于40岁以上妇女。女性骨盆较宽大、联合肌腱和腔隙韧带较薄弱,致股管上口宽大松弛而易发病。妊娠是腹内压增高引起股疝的主要原因。由于股管几乎是垂直的,疝块在卵圆窝处向前转折时形成一锐角,且股环较小,周围有多坚韧的韧带故股疝最易嵌顿,在腹外疝中,股疝嵌顿者最多。(一)临床特点疝块往往不大、多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有一半球形的突起。平卧回纳内容物后,疝块可消失或不完全消失。易复性股疝的症状较轻,常不为病人所注意,尤其在肥胖者更易疏忽。(二)治疗原则 股疝容易嵌顿,一旦嵌顿又可迅速发展为绞窄性。因此,一旦确定为股疝,应及时手术治疗。对于嵌顿性或绞窄性股疝,则更应进行紧急手术。最常用的手术是Mcvay修补法。
脐疝脐疝是疝囊通过脐环突出形成的疝。有小儿脐疝和成人脐疝之分,以小儿脐疝多见。小儿脐疝的发病原因是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组织不够坚强,在经常啼哭和便秘等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下发生。(一)临床特点小儿脐疝多属易复性,表现为啼哭时疝块脱出,安静时消失,极少发生嵌顿和绞窄。成人脐疝为后天性,较少见,多数为中年经产妇女。由于疝环狭小,成人脐疝发生嵌顿或绞窄者较多。
切口疝切口疝是发生于腹壁手术切口处的疝。最常见的腹壁切口疝是经腹直肌切口疝,其次为正中切口和旁正中切口。腹壁切口疝多见于腹部纵行切口者,与解剖因素、手术因素、腹内压升高、切口感染、切口内血肿形成、肥胖、老龄、营养不良所致的切口愈合不良等因素有关。(一)临床特点 腹壁切口处逐渐膨隆,有大小不一的肿块出现,通常在站立或用力时更为明显,平卧休息时缩小或消失。较大的切口疝有腹部牵拉感,伴食欲减退、恶心、便秘、腹部隐痛等表现。因切口疝多无完整疝囊,疝内容物易与腹膜外腹壁组织粘连而成为难复性疝。(二)治疗原则手术治疗为主。
答案:1.C2.B3.B4.ABDE
考研路上,九九陪您
赞赏
人赞赏
北京治白癜风最权威的医院寻常型白癜风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