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打通垃圾分类的肠梗阻

2016-12-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粉丝崔慧朗读音频

崔慧第一次朗读请大家多多支持鼓励哟

◆◆◆

我们需要你:最近小编新增加了语音朗读环节,现向所有粉丝招募“主播”

感兴趣的小伙伴记得在后台跟我们留言哟

我们在这里等待你的加入

背景链接

有人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这一点也不假!

据统计,我国每年都有价值亿元的资源被白白浪费了,这些资源既不是石油,也不是天然气,更不是高科技产品,而是我们每个家庭每天都在产生的生活垃圾。如我们经常随手丢弃的废干电池,全国每年就有60多亿只,里面总共含有7万多吨锌、10万吨二氧化锰。由于我们没有将垃圾进行适当的分类回收,不仅使那些可利用而没有得到利用的废弃物成为二次污染的源头,而且还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年12月1日起,针对垃圾分类“最严措施”——《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它是杭州首部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的地方性法规。截至年2月,杭州等城市实施“史上最严”垃圾分类地方法规在执行中遭遇尴尬,再次把人们的目光聚焦到垃圾处理的话题上。

深度解析意义

第一,将易腐有机成分为主的厨房垃圾单独分类,为垃圾堆肥提供优质原料,生产出优质有机肥,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

第二,将有害垃圾分类出来,减少了垃圾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致病菌的含量,有利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垃圾处理的水、土壤、大气污染风险;

第三,提高了废品回收利用的比例,减少了原材料的需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第四,普及环保与垃圾的知识,提升全社会对环卫行业的认知,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难度,形成尊重、关心环卫工人的氛围。

垃圾分类推行难的原因

一是城市垃圾分类体系还不完善,即使社区有良好的初步分类投入,但后期分类运输、处理、利用上还存在不尽人意,让百姓看不到政府管理部门的“诚意”;

二是很多城市,包括试点城市的垃圾处理“最后一公里”的各项硬件设施还不健全;

三是“分类产生价值,垃圾变成资源”已成共识,但却是一句看得见、摸不着的口号,百姓无法真正感觉到资源再利用带来的利好;

四是部分城市出台了法规确保垃圾分类进入正轨,但显现出来的功效较为滞后,无约束力又无保障力。

面临困难

一是多年的生活习惯难改变,居民的自主性还比较低,督导和不督导效果差异明显。

二是厨余垃圾处理是道中国特色的垃圾难题。中国菜中汤汤水水的厨余垃圾占垃圾总量的2/3。厨余垃圾经生化处理可以产生能循环利用的沼气,需要居民家庭把垃圾分干湿两类,准确投放率也仅有30%左右。

三是废品回收作为垃圾分类的重要环节未被重视。目前可回收物的价格较低,常常不能马上处理、无处存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积极性,加之干湿分类没有做好,被弃置的垃圾当中有很多可利用的资源被湿垃圾污染了,无形中大大增加了人工分类分拣的成本。

参考对策

对此,专家认为:

一方面要加强基层人员培训,提高其垃圾分类宣传督导的积极性。靠宣传和制度涵养居民垃圾分类的习惯和理念,与此相应的是要建立一整套奖惩措施,对做得好的社区加以奖励,反之则进行问责。

另一方面,做好分类垃圾的处理工作,应当从技术、设备以及人员操作加以配套,让公众真切看到垃圾分类的好处,让他们有成就感。

?背景音乐:蔡健雅《达尔文》

⊙(内容来源:中公教育)

推荐







































白癜风好治愈吗
北京白癜风治疗选择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bianlishop.com/cgzby/24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