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一段小肠因梗阻坏死,在
2020-9-1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用技术引进与创新推动
学科建设与发展
7月14日,医院外一科病房,杨阿姨正躺在病床上看着电视,她的儿子正在收拾回家的行李,今天刚好是完成腹腔镜下病损小肠切除微创手术后的第六天。
杨阿姨来自芦溪南坑镇,7月5日午饭时,吃了较为油腻菜后出现一阵阵的腹痛,还发生了一次呕吐,当时以为是食物中毒,在当地做初步治疗后腹痛没有缓解,家人带医院外一科就诊。
杨阿姨的主管医生、外一科副主任张战辉介绍说:杨阿姨症状特殊,经全科室专家会诊后,加急做了一个螺旋CT平扫和增强检查。检查后,CT室通过分析后,立即报了一个临床危急值结果:提示下腹部回肠部影像改变,考虑肠扭转并肠梗阻。科室专家组讨论后确诊为急性绞窄性肠梗阻,必须尽快实施手术。
张战辉
外一科副主任,普外科专家。从事普外科工作近30年,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甲状腺、乳腺,以及肝胆、胃肠外科急腹症类疾病。
外一科主任曾志祥表示,开腹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麻醉风险更是成倍增加,传统的开腹手术患者都会在肚子上遗留一个从左到右的很大的疤痕,并且术后恢复时间会延长。再考虑到杨阿姨患有2型糖尿病10多年,若能成功实施微创手术,会对患者的创伤降到最低,恢复也快。最终,在与杨阿姨本人及家人充分沟通、告知并取得同意后,外一科成功为其实施创伤最小的腹腔镜微创手术,解除了腹腔内的病变。
曾志祥
外一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肝胆外科专家;医院普外科学科带头人;医院学会普外学科分会委员,萍乡市医学会普外科分会委员。从事普外科工作30多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胃肠道、肝胆、甲状腺及乳腺等普外科疾病或肿瘤。对腹腔镜微创技术临床应用普外疾病手术有颇深的造诣。
手术后第1天查房,面对来查房的专家组,杨阿姨及她的家人露出开心笑容,经医生检查病人各项指标均正常,因其术后恢复快,第6天就办理了出院手续,打开衣服,肚子上已经看不出3个手术小孔的痕迹。
近几年来,医院外一科通过探索学科发展,联合其他学科组建起了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使腹腔镜微创手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经了解,进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急性绞窄性肠梗阻病例在全县尚属首例。
医院新医院位于站前二路号。新医院环境优美,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医疗设备更加先进,病房设有单人间、双人间、多人间,让每一位患者都感受到了别样的温馨、方便与舒适。
-
24小时急救
欢迎您点击屏幕右上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