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蛋白使用之初
2015-11-1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10月20日,患者接受肠粘连松解手术
双方主要争议在于医方使用人血浆白蛋白是否适当的问题上患者高龄且合并多种疾病,心脏等器官功能较差在此情况下,医方为患者补充白蛋白时应更加小心谨慎地控制用量和使用时间、以避免白蛋白有可能对患者原已脆弱的器官进一步造成损害
1/
虽然医方使用白蛋白存在过失,但不能因此就推定患者的死亡结果完全由白蛋白使用不当所造成,原告将患者的死亡全部归因于医方使用白蛋白的过失并不符合事实故采纳两级医学会关于医方的医疗行为与患者死亡无因果关系、不构成医疗事故的鉴定结论
急性心力衰竭
在手术前和手术当日,患者并无心衰、肺水肿的表现而恰恰在使用白蛋白的第2 天,患者出现了心衰、肺水肿的表现,依据医学常理判完全性肠梗阻症状断,医方使用白蛋白中的过失行为确实将大大增加患者发生心衰的可能性
11月7日,暂停输注白蛋白
关键词:
综上,本院认定医方的医疗过失为次要因素,酌定医方对于患者的损害后果承担15%的赔偿责任判决如下:
2、本病例该如何调整使用药物?
一审判决已确定被告在使用白蛋白时在用量和时间方面存在过失但是,一审判决没有全面揭示被告使用白蛋白过失的严重性,而且没有证据证明使用白蛋白与患者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表1:病史详情
基于此,本院作出判决:一、医方在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3日内赔偿医疗费损失20000元给原告;二、驳回原告的其余诉讼请求
不同意原告的上诉请求,同意一审判决
白蛋白致心衰——来自医疗纠纷的经验(二)
原告(患方)
11月10日,患小肠不完全梗阻者再次出现心衰及心律失常,经抢救复苏成功
图2鉴定结果
患者于11月6 日发生严重的心衰、肺水肿后,虽经抗心衰治疗后情况有所好转,但之后病情恶化这说明,因医方使用白蛋白的过失而导致的心衰、肺水肿与患者之后的病情恶化乃至死亡之间有密切联系,故本院认定医方的医疗过失行为与患者死亡之间亦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2003年10月18日,老年男性被诊断为腹痛待查不完全性肠梗阻?术后肠梗阻被确诊术后查肝功发现白蛋白水平41g/l于是对患者静脉补充白蛋白详细病史见下表:
不完全性肠梗阻
10月21日,白蛋白水平28 g/l,当晚患者出现心率加快、肺部少量湿音、频发室性早搏等表现,予对症处理
1、一审判决认定: 仅仅将白蛋白水平作为确认被告使用白蛋白是否正当的标准,小儿粘连性肠梗阻不符合医学科学和法律推理的逻辑请思考:在本案例中涉及什么样的医学科学和法律推理逻辑?
于是,患者家属提起诉讼
11月6日,患者再次出现气促、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双肺满布湿音等心衰表现,并出现室性心动过速、血氧饱和度下降,经抗心衰、气管插管和使用呼吸机等处理情况好转
一审判决仅仅将白蛋白水平作为确认被告使用白蛋白是否正当的标准,不符合医学科学和法律推理的逻辑
这是一例来自医疗纠纷的案例 其中医患双方争议的焦点是:白蛋白导致患者心衰死亡本文主要从法律法规结合医疗中诊疗常规来讨论临床上常用的“白蛋白”的正确使用方法,希望能给广大脉友带来一些启示以下是详细内容
直至2003 年11月6日,患者出现更为严重的心衰婴儿不完全肠梗阻、肺水肿表现,才于11月7日停止使用白蛋白据此可见,医方在使用白蛋白时,未针对患者的特殊情况谨慎使用,疏于监控,存在过失
省市两级医学会的分析意见(图1和2)都认为医方在使用白蛋白的用量和时间方面缺乏综合考虑,属于医疗瑕疵和不足,可说明医方在使用白蛋白时对患者高龄和身体状况较差等特殊因素考虑不周,仍按一般标准为患者使用白蛋白,且使用时间过密,没有相应减少用量,因此认定医方在使用白蛋白时,确实在用量和时间方面存在过失
据此,原告请求法院撤销一审判决,改判被告赔偿医疗费、家属交通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金合计元术后患者被送往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予常规护理、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腹腔引流、留置导尿管、持续监测生命体小儿急性肠梗阻征、观察24小时出入量,并给予静脉滴注20%人血浆白蛋白(50 ml),每天2瓶肝功能检查显示白蛋白水平41 g/l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1月18日,再次停止输注白蛋白,行气管切开术,继续使用呼吸机之后,患者在近8个月的治疗、抢救过程中,a医院多次组织全院专家会诊,持续监测生命体征,予抗炎、抗心衰、抗心律失常、输血等疗法,但终因抢救无效,患者于2004年7月4日死亡
讨论:
10月25日,患者出现心悸、气促、心率增快等心衰表现,予以西地兰、呋塞米等药物治疗后缓解
-->
2003年机械性肠梗阻的原因10月18日,一名91岁男性患者因间歇性下腹痛12小时入住a医院,入院诊断为:①腹痛原因待查,不完全性肠梗阻? ②冠心病,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
术后第1 天,患者白蛋白水平降至28 g/l,有使用白蛋白的指征但是应注意,患者高龄且合并多种疾病,对其使用白蛋白应特别注意剂量、浓度、滴注速度以及密切监测在白蛋白使用之初,医方未监测cvp,患者多次出现心衰、肺水肿的表现,但医方仅给予对症处理,并未对白蛋白的用量、滴注速度等作出调整
慢性心力衰竭
一审判决:不构成医疗事故
11月12日,复查肝功能显示白蛋白水平31g/l,痰培养有白色念珠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给予患者每天注射1瓶白蛋白,并加用氧氟沙星和氟康唑治疗
二审判决:医方承担15%的赔偿责任患者急性机械性肠梗阻因肠梗阻入院手术,手术当日检测白蛋白水平为41 g/l,处于正常范围虽然因肠梗阻手术影响进食需加强营养供给,但补充营养完全可以用其他营养制剂,此时使用白蛋白并非必要
一、维持一审民事判决第二项;
(欢迎脉友在下方发表自己的意见)
中国心血管医师大会2012专题>>专家说法栏目
白蛋白
图1鉴定结果
二、变更一审民事判决第一项为:医方赔偿医疗费、死亡赔偿金、交通费、精神损害赔偿金共39377.46元给原告
a医院采取保守治疗无效后认为患者有手术指征
被告(a医院)
病例简介
更多阅读:
11月17日,复查胸片示双侧肺炎,结合痰培养,考虑有呼吸机相关肺炎,撤离呼吸机,予克林霉素和亚胺培南治疗
10月26日,患者出现胸痛,当时血压133/69 mmhg,心率130次/分,心电图显示v1~v6导联s机械性肠梗阻的表现t段明显压低,含服硝酸甘油并维持静滴后缓解,复查心电图上述改变好转,监测中心静脉压(cvp)
头上白癜风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