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功能性便秘知多少
2020-10-3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文丨宋红梅
图丨来源于网络
功能性便秘是指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看起来未能完全排空大便,并且没有发现器质性疾病。功能性便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占1岁及以上健康儿童便秘的95%以上,在学龄前儿童中也较常见;器质性病因所致儿童便秘占比不到5%,特别是在小婴儿中更常见。
对所有便秘患儿进行评估以识别出少数具有器质性原因的便秘患儿很重要。此外,及时和彻底的治疗干预将使功能性便秘儿童获益;延迟或不充分的干预可能会导致患儿排便克制而加重便秘。
婴幼儿功能性便秘
婴儿功能性便秘通常是由于急性便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发展而来,急性便秘的原因和处理详见往期内容。
生后第1年,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引起急性便秘,婴幼儿排出干硬粪便时可能会引起排便疼痛而导致克制排便,进一步导致粪便潴留,使得结肠吸收更多的水分,大便更干硬;如此反复会使得孩子恐惧排便时的体验,尽力避免排便,造成恶性循环。
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发生可能也与排便训练有关,监护人给予过度的压力和/或不恰当的排便方法,都会造成粪便滞留。
如何诊断婴幼儿功能性便秘呢?
年龄4岁的儿童至少符合以下2项条件,持续时间达1个月:
每周排便≤2次;
大量粪便潴留史;
有排便疼痛和排便费力史;
排粗大粪便史;
直肠内存有大量粪便团块;
对于接受排便训练的儿童,以下条件也作为选项:
能控制排便后每周至少出现1次大便失禁;
粗大粪便曾堵塞抽水马桶。
婴儿期功能性便秘应该和以下疾病相鉴别:机械性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脊髓疾病、其他代谢性异常或肠神经源性异常。
超过90%的健康足月儿和小于10%的有先天性巨结肠的婴儿在出生后24h内排出第1次胎粪(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