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4小儿便秘临床合理
2021-6-2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编者按
合理用药是指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措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邀请我国著名医药专家孙忠实、王汝龙、贡联兵、章友康、张石革等,开展常见病合理用药系列讲座。这些讲座,以临床用药指南和作者多年用药经验为依据,针对用药中容易忽视的问题、混淆的概念、发生的错误,结合国内外药物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深入浅出地予以介绍。
小儿便秘临床合理用药
疾病概述
小儿便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排便规律改变所致,大便干燥坚硬,排便不通畅,排便间隔时间较久且没有规律。小儿便秘可以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多数经过药物治疗后可缓解,一般预后良好。发生便秘的原因有:①不良的饮食习惯,由于进食量不足或食物过于精细,没有足够的食物纤维以致食物残渣太少;②饮水量不足及肠蠕动过缓,导致从粪便中持续再吸收水分和电解质;③缺乏锻炼使体内的肠蠕动不够;④排入直肠粪便重量的压力达不到刺激神经末梢感受器兴奋的正常值(25~50克粪便重量的压力为正常值),形不成排便反射;⑤结肠低张力、肠运行不正常;⑥长期滥用泻药,或服用麻醉性镇痛药、抗胆碱药、镇咳药、催眠药、抗酸药和胃黏膜保护剂(铁、铝、镁、铋剂)等;⑦排便也与条件反射有关,有规律的良好排便习惯,定时产生强烈的排便感;⑧生活不规律,缺乏体力活动,也可引起习惯性便秘。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便意少,便次少;大便干结、硬便,排便不净感。有些患者可同时出现下腹部膨胀感、腹痛、恶心、食欲减退、口臭、口苦、全身无力、头晕、头痛等感觉,有时在小腹左侧(即左下腹部乙状结肠部位)可摸到包块(即粪便)及发生痉挛的肠管。根据其性质可分成5类:(1)意识性便秘:大便的次数和性状根据一般标准认为正常,但患者感到不够舒服。(2)功能性便秘:由于食物过于精细,缺乏残渣,形不成适量的粪便,或由于长期从事坐位工作,精神因素、生活规律改变或长途旅行等,未能及时排便,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饮水不足,造成粪便干结。(3)痉挛性病变:主要为激惹综合征,肠功能紊乱或结肠痉挛。便秘常伴有腹痛、胀气及肠鸣音增加或亢进,以左腹部显著,进食后症状加重,排便或排气后缓解,便秘可与腹泻交替。(4)低张力性便秘:常见于老年人、产妇或由身体衰弱,肠麻痹,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引起肠肌肉张力降低及腹壁和膈肌无力。通常排出的是软便,但蹲便时间较长。(5)药物性便秘:镇痛药如吗啡能降低排便反射刺激的敏感性;抗胆碱药能减低肠道平滑肌的张力;抗酸药如次碳酸铋、氢氧化铝等的收敛作用均可引起便秘;此外,含铁、铝、钙的制剂也可致便秘。有的滥用泻药,引起肠道的敏感性降低或产生对泻药的依赖性。药物治疗
一.西药1.缓泻药,包括容积性、刺激性、润滑性和膨胀性泻药。应用时宜按便秘的类型来选用。
1.1慢性功能性便秘:可选服乳果糖,服后能显著降低粪块嵌塞的发生,口服65%乳果糖糖浆剂(15毫升含10克乳果糖),1岁以内婴儿起始剂量一次2.5毫升,1~5岁儿童起始剂量一次5毫升,5~10岁儿童起始剂量一次10毫升,10~18岁儿童一次15毫升,一日2次;或酚酞(果导)片,1~2.5岁幼儿一次15~20毫克,2.5岁以上儿童一次30~60毫克。欧车前亲水胶为容积性泻药,在肠道内可吸附液体,使粪便软化容易排出,6~12岁儿童一次3克,一日1~3次,用水毫升搅匀。
1.2急、慢性或习惯性便秘:可选比沙可定,通过与肠黏膜接触,刺激肠壁的感受神经末梢,引起肠反射性蠕动增强而导致排便,产生柔软而成形的粪便。6~10岁儿童一次5毫克,10~18岁儿童一次10毫克,一日1次,睡前整片吞服,但在服后6~12小时才生效。
1.3低张力性便秘:可使用甘油栓,能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大便,使粪便易于排出,其作用温和。一次1枚塞入肛门,一日1~2次,多于给药后30分钟见效。或与山梨醇混合制成灌肠剂(开塞露),即有润滑作用,有可刺激直肠肠壁,反射性地引起排便,尤其适应于儿童及年老体弱者。儿童一次5~10毫升,由肛门注入。
1.4.急性便秘:硫酸镁为容积性泻药,口服不易吸收,停留在肠腔内,使肠内容积的渗透压升高,阻止对肠腔内水分的吸收,同时将组织中的水分吸引道肠腔中来,使肠内容积增大,对肠壁产生刺激,反射性地增加肠蠕动而导泻。其作用强烈,排出大量水样便。即可单独使用,又可与山梨醇或甘油配伍。儿童一次每周岁1克。同时应大量饮水。
1.5.痉挛性便秘:可选聚乙二醇粉,服后易溶于水而形成粘性的胶浆,能润滑肠壁,软化大便和调节稠度,使粪便易于排出。口服8岁以上儿童一次1袋,每袋10克溶于水后服用,或一日2袋(20克)顿服。另同类药尚有羧甲基纤维素钠,易分散于水中形成黏性的胶状液体,可润滑肠壁,并吸收大量水分膨胀后刺激肠壁,引起便意,导致排便。口服一次1~2克,一日3次,以温开水冲服。
治疗便秘有哪些中成药?
2.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使肠道功能恢复生理平衡,对痉挛性和功能性便秘者也可选用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乳酸菌、乳酸菌素等,其成分为乳酸菌、双歧杆菌,在繁殖中会产生有机酸,使肠管水分的分泌增加,同时肠道的酸性降低,促使大便中水分含量增多而使粪便易于排出。
二.中药
祖国医学将便秘分为热秘和虚秘。热秘者特点是大便干结、形如羊屎、小便短赤、精神疲倦,或腹胀腹痛、口干口臭、舌红苔黄燥,治疗宜清热润肠,多服用五仁润肠丸、麻仁润肠丸或十五制清宁丸,一次1~2丸,一日2次;清火胶囊(仁和)一次1~2粒,一日2次;虚秘者有气虚、血虚和肾虚之分,气虚者粪便并不干硬,但排便困难、便后乏力、舌淡苔薄白;血虚者粪便秘结、头晕目眩、心悸、舌色淡白,可试用五仁润肠丸;肾虚者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软、耳鸣心慌,可口服苁蓉通便口服液,一次10毫升,一日1次,睡前或清晨服用。对习惯性或产后便秘可选常通舒冲剂,一次20克,一日2次。
用药提示
1、乳果糖糖浆剂不良反应:临床使用除个别患者服用后稍感恶心外,无其它不适,经继续服药或用一倍水稀释后可消失。糖尿病患者慎用,对半乳糖不能耐受者不宜服用。阑尾炎、肠梗阻、不明原因的腹痛者均禁用。
2.比沙可定不良反应:偶可引起明显的腹部绞痛,停药后即消失。有报道可引起过度腹泻。6岁以下儿童禁用。急腹症、炎症性肠病患者禁用。.必须整片吞服,不得碾碎或溶解后服用,服药前后2小时不得服用牛奶或抗酸药。
3.硫酸镁溶液(50%)不良反应有:怄气、腹痛,食欲不振。如服用大量浓度过高的溶液,可能自组织中吸收大量水分而导致脱水。肠道出血病人、急腹症病人禁用本品导泻。肾功能不良者慎用。如服用的硫酸镁水溶液过浓,可自组织中吸取大量水分而导致脱水,因此宜清晨空腹服用,并大量饮水,以加速导泻作用和防止脱水。如果服用的硫酸镁水溶液过浓,而同时又未足量饮水,就会出现排便时间迟缓。
4.聚乙二醇粉不良反应:用量过大时,可能出现腹泻,停药后24~48小时后可缓解,可以减少剂量继续治疗。有可能出现腹部疼痛(胃痛)。本品罕有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和水肿。药物相互作用:本品最好与其它药物间隔较长一段时间服用(至少2小时)。禁用、慎用: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肠梗阻,未诊断明确的腹痛症状。其它:由于聚乙二醇有罕见的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水肿),特例报道有过敏性休克。因而,对聚乙二醇敏感的患者不宜使用本品。服用本品后24~48小时显效
5.微生态制剂应冷藏保存,并避免与抗菌药、抗酸药、铋剂、鞣酸、药用炭、酊剂合用。
6.麻仁润肠丸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服药后出现腹痛,大便次数过多,大便偏稀,可酌情减量或停服。禁用、慎用:严重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排便困难,如结肠癌,严重的肠道憩室,肠梗阻及炎症性肠病等忌用。小儿不宜长期服用。饮食宜忌: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
7.十五制清宁丸.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物。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服药后3三天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者,医院就诊。
8.清火胶囊(仁和)服药期间忌烟、酒和辛辣、油腻食物。无实热者及孕妇慎用。服药后大便次数每日2到3次者,应减量。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苁蓉通便口服液年青体壮者便秘时不宜用本药。.服用本药出现大便稀溏时应立即停服。服药三天后症状未改善,或出现其他症状时,医院就诊。本药久贮后可能会出现少量振摇即散的沉淀,可摇匀后服用,不影响疗效。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常通舒冲剂舌苔厚腻的病人不宜服用。孕妇及糖尿病患者慎用。服药后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者,医院就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物。
常见病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高血压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冠心病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心律失常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5——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6——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7——调脂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8——治疗咳嗽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9——治疗哮喘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0——治疗感冒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1——治疗过敏性鼻炎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2——治疗结核病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3——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4——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5——治疗炎症性肠病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6——治疗腹泻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7——治疗便秘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8——治疗幽门螺菌感染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19——治疗急性胰腺炎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0——抗排异药临床合理应用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1——治疗前列腺增生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3——治疗痛风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4——造影剂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5——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6——运动系统慢性损伤临床合理应用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7——治疗关节痛和关节炎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8——治疗偏头痛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29——治疗癫痫病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0——癌症镇痛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1——肠外肠内营养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3——1型糖尿病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4——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5——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合理应用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6——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合理应用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7——尿崩症临床合理用药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8——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39——多发性硬化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1——重症肌无力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2——脑出血临床合理用药
常见病合理用药讲座43——足月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临床合理用药
明明白白使用OTC讲座系列:耳疮
牙痛
风热喉痹(急性咽炎)
鼻鼽
虚火喉痹(慢性咽炎)
阴痒
湿疹(中药篇)
痤疮(中药篇)
月经不调
痛经
头痛
失眠
黄疸
胁痛
腹痛
泄泻
呕吐
胃痛
便秘
发热
咳嗽
感冒
慢性肝炎辅助治疗
晕动病
滴虫阴道炎
痤疮
疖痈
湿疹
跌打损伤
关节痛
牙龈炎
牙痛
咽炎
外耳炎
结膜炎
叶酸缺乏症
维生素A缺乏症
维生素B12缺乏
维生素B6缺乏症
过敏性皮肤病
便秘
腹胀
恶心呕吐
贫血
咯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