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渗性高血糖患者,为何住院近40天
2017-10-2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糖尿病患者有多种并发症的可能,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就是其中一个,下面这位患者因此住院40天,这是为什么呢?
病例资料
患者,男,40岁。
因“多饮、多尿3d,意识不清1d”入院。
急诊查生化:血糖49.36mmol/L,血肌酐μmol/L,血钠mmol/L,氯mmol/L,以“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昏迷”收入院治疗。患者曾行颅脑重型脑出血手术。
体温37.2℃,脉搏次/min,呼吸50次/min,血压/60mmHg(1mmHg=0.kPa),嗜睡,意识模糊,脱水貌,全身皮肤干燥,弹性差,四肢远端可见紫斑。双肺呼吸音粗,心率次/min,律齐。腹膨,腹式呼吸消失,触软,全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病理反射(-)。
WBC13.63x10^9/L,NEUT76.3%,Lye15.8%,M6.7%,Hbg/L,RBC6.06x10^12/L,PLT×10^9/L;BUN25.33mmol/L。CREAμmol/L,GLU49.36mmol/L,CKU/L;尿常规:蛋白2+,潜血2+,糖3+,胆红素1+;血沉38mm/h;糖化血红蛋白10.15%;K4.23mmol/L,Nammol/L,Clmmol/L,CO2-CP:20mmol/L;计算血浆渗透压.15mOsm/L;
动脉血氧饱和度70%,二氧化碳分压50mmHg,氧分压23.1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CT示脑外伤术后改变,右侧额颞叶软化灶,右侧脑室扩大;两肺炎症,呈片状、斑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欠清;麻痹性肠梗阻,胃、小肠结肠充气扩张,可见液平面;脂肪肝。
①2型糖尿病,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低血容量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高钠血症;②肺炎I型呼吸衰竭;③麻痹性肠梗;④脑外伤术后;⑤脂肪肝。
如何规范治疗①建立包括中心静脉在内的2条静脉通道,立即给予0.9%氯化钠等渗溶液和血浆,在最初2h内补液0ml,4h内输入静脉补液总量的1/3纠正休克,当血糖降至13.9-16.7mmol/L时改用5%葡萄糖注射液+0.45%的氯化钠溶液,直至渗透压mOsm/L和患者清醒,12h内补液量为总量的1/2加尿量,其余在之后12h内补足:同时静脉滴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10g,1次/12h扩容,持续静脉滴注多巴胺以维持有效血压,保护重要脏器并静脉补充维生素、能量合剂;
②胃肠道补液:最初饮水ml后患者随即呕吐。非喷射性,呕吐物为大量胃内容物,给予插胃管,给予胃管进水~ml/h,患者再次出现呕吐,呕吐物为大量淡黄色水质;血压降至80/55mmHg,意识不清进行性加重,逐渐至浅昏迷;改鼻饲缓慢静脉滴注36-37℃温开水30-50ml。同时胃肠减压,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调节鼻饲温开水剂量,直至第4天患者解出大便停胃肠减压,改胃肠道补液进食;
③胰岛素治疗:普通胰岛素20U+0.9%氯化钠注射液ml静脉滴注(30滴/min),测血糖1次,1—2h,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待血糖下降至40mmol/L时以每小时下降5mmol/L为宜,直到血糖在15mmoL/L时改用5%葡萄糖溶液加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根据血糖水平以4-10U/h胰岛素维持,血糖13.9mmol/L时以1-2U/h维持;本例采用微泵调节滴速,待患者能进食时改为常规皮下注射,恢复常规治疗;同时注意补钾,包括口服(鼻饲)或静脉补充,防治低血钾;
④积极治疗肺部感染;
⑤密切监测病情:密切监测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尿量、中心静脉压、皮肤黏膜弹性和温湿度色泽及胃肠道症状,监测1次/2h血糖、血钠、血钾、血氯、BUN、Cr、二氧化碳结合力,计算有效血浆渗透压,根据中心静脉压、尿量,随时调节补液速度。积极防治并发症。经过一系列有效的监护治疗手段及护理措施,患者血糖平稳下降,于入院4d后意识恢复,血糖下降至8~12mmol/L,待患者能进食时改为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恢复常规治疗,40d后康复出院。
病例来源:实用医药杂志
那么,这一期的问题来了:
哪两种常见感染是高渗性高血糖状态的诱因?
温馨提示
可在医生工具→BP工具→高渗性高血糖状态→病原学中找到答案。
亦可在医客福建白癜风医院北京哪家皮肤科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