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从人都注意啦,小孩发热,吃药不管用很有
2017-5-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
昨天小编听人说起
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一种新病
——川崎病
昨天,偶然听朋友说起她女儿小时候的一件事,让她差点追悔莫及。
她女儿不到两岁的时候,有一次发烧,家里人都不在意。
她的婆婆说:“小孩子发烧正常的吃点药捂捂汗就没事了。”
他老公说:“医院,妈说小孩子发烧正常现象,就在家里吃药吧。”
于是,她就喂女儿吃退烧药,女儿的发烧现象反反复复,一会好一会热。
到了女儿发烧的第四天,她打电话问做医生的朋友,女儿反复高烧不退,究竟怎么回事?怎样才能治好?
当医生的朋友骂了她一顿:“孩子发烧四天了,医院?”
她没有车,不会开车,在乡下,没有出租。(其实很多母亲真的需要去学车,不为别的,只为孩子有突发情况,医院。)
“叫救护车!”
她如梦初醒,跟丈夫婆婆大闹一顿,终于让医院。
这时孩子已经发烧第4天了!
白细胞超标,疑为白血病?她将女医院,为女儿体检化验时,医生指出血细胞中血白细胞增高,疑似白血病。
她吓坏了,将女儿送去进一步检查,然而,奇怪的是,第二次检查中,血细胞中血白细胞含量又降至正常范围。
县医院无奈查不出究竟真实病因,建议转院。
此时孩子发烧第5天。
抢救及时,险象环生她当机立断,迅速将女儿送至AAA级医院,经过进一步的诊断,医生判定,这是川崎病。
当时小编听到这里觉得很奇怪,这个病从未听过,到底会有什么后果?
她说,当时医生很庆幸地告诉她——幸好你送来的还算及时,这才第五天,如果你再晚一两天,恐怕孩子就“难救”了。
医生指着临床的小孩说,这个孩子送过来时,已经发烧近十几天了,她的川崎病已经造成在心脏中长出一个冠状动脉瘤,这是一枚不定时炸弹。
医生对她说:“庆幸的是,你的孩子虽然已有川崎病的临床表现,但未在心脏中生出动脉瘤。”
孩子发烧不可小觑小编今天专门上网查了一下,果然有川崎病,甚至现在还无法证明川崎病的病因。
临床表现一、主要表现
发热:39~40C,持续7~14天或更长,呈稽留或弛张热型,抗生素治疗无效。
球结合膜充血:于起病3~4天出现,无脓性分泌物,热退后消散。
唇及口腔表现:唇充血皲裂,口腔粘膜弥漫充血,舌乳头突起、充血呈草莓舌。
手足症状: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和掌跖红斑,恢复期指、趾端甲下和皮肤交界处出现膜状脱皮,指、趾甲有横沟,重者指、趾甲亦可脱落。
皮肤表现:多形性皮斑和猩红热样皮疹,常在第一周出现。肛周皮肤发红、脱皮。
颈淋巴结肿大:单侧或双侧,坚硬有触痛,但表面不红,无化脓。病初出现,热退时消散。
二、心脏表现
于疾病1~6周可出现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律失常。发生冠状动脉瘤或狭窄者,可无临床表现,少数可有心肌梗塞的症状。冠状动脉损害多发生于病程2~4周,但也可于疾病恢复期。心肌梗塞和冠状动脉瘤破裂可致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三、其他
可有间质性肺炎、无菌性脑膜炎、消化系统症状(腹痛、呕吐、腹泻、麻痹性肠梗阻、肝大、黄疸等)、关节痛和关节炎。
检查结果血液检查:周围血白细胞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伴核左移。轻度贫血,血小板早期正常,第2~3周增多。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等急性时相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浆粘度增高;血清转氨酶升高。
免疫学检查:血清IgG、IgM、IgA、IgE和血循环免疫复合物升高;TH2类细胞因子如IL—6明显增高,总补体和C3正常或增高。
心电图:早期示非特异性ST—T变化;心包炎时可有广泛ST段抬高和低电压;心肌梗死时ST段明显抬高、T波倒置及异常Q波。
胸部平片:可示肺部纹理增多、模糊或有片状阴影,心影可扩大。
超声心动图:急性期可见心包积液,左室内径增大,二尖瓣、主动脉瓣或三尖瓣返流;可有冠状动脉异常,如冠状动脉扩张(直径3mm,≤4mm为轻度;4~7mm为中度)、冠状动脉瘤(≥8mm)、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造影:超声波检查有多发性冠状动脉瘤、或心电图有心肌缺血表现者,应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以观察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指导治疗。
预后一般认为本病征系自限性,急性期后多能痊愈,约3%于热退后又有1次或多次复发。近年逋过冠状动脉造影发现约20%?30%病例并发冠状动脉瘤;大多无临床症状,且可退化消失。约4%患者出现冠状动脉狭窄、其它大、中动脉如髂动脉、股动脉等亦可发生动脉瘤。本病征病死率约1%?2%,可在恢复期或症状消失数月、数年后猝死。主要死因为心肌梗死或动脉瘤破裂。
来源:真实事情,丁香医生
整理:掌上乐从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安徽白癜风医院哪家医院能够治好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