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因塞用法治疗术后肠胀气
2021-8-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例一
刘x,男,3岁,住院号。患儿因肠梗阻,于年4月3日入院行手术治疗。术后第三天,出现腹胀,精神不好,给予静脉补钾三天,未效,又给木香导滞汤两剂,腹胀反加剧。因邀余会诊。检查:患儿面色苍白,脘腹胀满,叩之如鼓,烦躁,无食欲,有时干呕呃逆,舌质淡,苔白滑,脉软弱无力。
辨证:脾胃虚弱,寒凝气滞。
治则:宜以“塞因塞用”,补脾健胃渗湿,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味。
处方:党参二钱,云苓钱半,白术钱半,炒扁豆二钱,陈皮一钱,山药二钱,莲肉二钱,砂仁五分,边桂五分,大枣二枚,生姜两片,水煎服。
二诊:服上药一剂,患儿精神转安,腹胀大减,上方继服两剂。
三诊:药后诸症除,精神大好,思饮食,嘱其注意调养,勿须服药。翌日出院。
例二
陈x,男,2岁,住院号。患者因肠坏死,于年9月8日入院行手术治疗。术后第五天,开始腹胀,先后给予补钾和口服食母生,均未效,腹胀且与日俱增。转服中药治疗。检查:患者全身消瘦,语音低微,精神萎靡,面色苍黄,不时呃逆嗳气,腹部胀满,叩之冬冬如鼓,手足轻度浮肿,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辨证:同上例。仍宜“塞因塞用”,投以参苓白术散加味。
处方:党参五钱,云苓四钱,白术三钱,山药一两,莲肉四钱,苡米一两,砂仁钱半,陈皮三钱,益智仁四钱,边桂二钱,大枣三枚,生姜三片,水煎服,两剂。
二诊:服药后腹胀减,手足浮肿消,但仍呃逆,食欲不振。上方加半夏三钱、六曲三钱、焦楂三钱,继服三剂。
三诊:药后诸症均除,唯体质较弱,上方加黄芪一两,调理数日出院。
体会
祖国医学治则中的“塞因塞用”,为以补开塞之法。临床中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得当,常可药到病除。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当脾胃虚弱时,其功能活动低下,消化、吸收及排泄无力,以致部分饮食及气体滞留胃肠之中而成为塞满。此时若用消导法或泻下法治疗,则其疗效适得其反,如例一愈通愈“塞”。只有用“塞因塞用”之治则,给予补脾健胃,其“塞”才能自开。但器质性疾患,如幽门梗阻、胆道结石、肠梗阻等所致之阻塞,则非本法所宜。
参考文献:
[1]王福兴.“塞因塞用”治验[J].山东医药,(04):39-40.
注:中药使用请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