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急诊室的守候

2021-8-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编辑者:江晓珊李瑞迪刘文健陈浩彬本篇要讲的,是一个急诊科的故事,当时我正在急诊科轮转学习。这天,科室的电话突然急速响起,病情就是命令,我第一时间跟车出发,随着一阵警铃声响彻,救护车飞速穿过喧闹的大街,来到一幢大楼前,楼道口是焦急等待着的患者及家属。当时呼救的是一名32岁的女性患者,她有长达十余年的反复腹痛史,曾在外院诊断为肠梗阻,这次腹痛复发,伴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患者家属代诉其腹痛每隔2-3个月便发作一次,每次均需要住院治疗才能缓解。这次患者腹痛剧烈,已无法自行就医,患者家属遂紧急拨打求救。当时接到她时,见她腹痛难忍卷缩在一旁,伴腹胀不适,面色苍白,满脸大汗,恶心呕吐,诉已有5日未解大便,察其舌脉:舌质暗淡,苔黄腻,脉浮弱。立刻将患者送至急诊,予禁食、插胃管、灌肠等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生命征平稳。患者要求中医治疗,考虑已经较详细的掌握该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信心可以治疗,得到带教老师的同意后,我根据以往治好母亲肠粘连的经验,予滑石汤加减治疗,患者服药后病愈出院,腹痛腹胀、呕吐1月余未见复发。随后我便调往广西中医药大学专家楼工作,没有机会再了解该患者的病情变化。一年后,某天下午,医院本部参加业务培训,走到急诊科时,突然有一男子从人群中冲出来,拉着我的手,语无伦次地念叨着“终于找到了!”,当时我被他的举止吓了一大跳,赶紧挣脱他的双手,紧张地问:“你想干什么?”那人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过于激动,平静下来介绍自己是之前那位肠梗阻患者的父亲,患者1年前服用我的中药后肠梗阻未再复发,但是现在女儿怀孕,又出现了与之前相同的症状,还是每隔一两个月即发作一次。因为之前在急诊时服用我的中药,效果极佳,便想再寻我医治。医院了,苦于无处打听我在何处,只好每医院瞧瞧,想着兴许能找到我,功夫不负有心人,今日寻见,便十分激动。因为当时还有培训,患者又没有随行,我便把我在广西中医院出诊的信息给他,让他带着女儿来找我看看。翌日,他便急冲冲地带着女儿来了。当时患者33岁,面色苍白,神色疲惫,诉腹痛腹胀,呕吐,纳差,夜寐难安,便秘,5-7日一行,舌质淡,舌体瘦小,苔白滑,脉沉细涩。西医诊断:肠梗阻中医诊断:关格辨证:气血亏虚气滞血瘀证治法:益气补血行气逐腑润肠通便方选六君子汤加减,方药如下:滑石30g白术15g厚朴10g姜半夏9g茯苓15g陈皮10g苍术15g炒麦芽15g当归15g火麻仁20g甘草6g7付水煎服日2剂分早中晚3次温服

二诊,患者及其父亲高兴地过来复诊,诉腹胀腹痛、呕吐症状好转,大便已通畅,日行1次,但夜寐仍难安,舌质淡,舌体瘦小,苔白滑,脉沉细涩。

中医诊断:虚劳

气血亏虚证

治法:补益气血

方选大补元煎加减,处方如下:

地黄15g桑寄生30g山药15g菟丝子30g

赤芍15g当归15g川芎15g淫羊藿15g

杜仲30g山萸肉15g牛膝15g枸杞子15g

丹参15g煅牡蛎30g甘草6g

共7剂,日1剂,水煎服,分早中晚饭后温服

三诊诸症改善,守方加味1月,诸症消失。

林师按语

本案患者反复腹痛腹胀、呕吐、大便不通,根据其临床表现,本病属祖国医学“关格”、“腹痛”、“肠结”等范畴。此病多因饮食不节、热邪郁闭、寒邪凝滞、湿邪中阻、气血淤滞、燥屎内结、虫团聚集等因素导致肠腑传导失常,通降受阻,而发为关格;其病机为气机痞结,肠腑传导失司。林师说,关于“关格”,在现今的教科书里,关格指小便不通并见呕吐,而古时大便不通兼有呕吐亦称关格。其实“关格”最早见于《内经》里论述的是脉象及病理,并没有特指是何种疾病,后张仲景的《伤寒论》里才将关格正式作为病名提出,在《平脉法》始举“不得小便、吐逆、食不得入”。在巢氏《病源论》里对“关格”也有其不同的看法,认为“关格者,二便俱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之外格;二便俱不通,为关格也。由阴阳气不和,荣卫不通故也。阴气太盛,阳气不能荣之,曰内关。阳气太盛,阴气不得荣之,曰外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曰关格”。

本案中,患者出现便秘兼见呕吐,是久病未愈,正气难复,日渐气血亏虚,大肠运化传送无力,故便秘,腑气不通,糟粕内停,浊气不能经肠道外泄,故上逆作呕。林师回忆该患者的治疗经过,初次使用林师母亲的滑石汤方加减,一次奏效,需得再加细心调理,但患者后复发,缘其本就久病不愈,正气未复,又处妊娠时期,气血亏耗倍之,故便秘、呕吐再发。在《见闻录》里∶“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此正指关格而言也。欲降其阳则阴伤,欲升其阴则阳败,故古人立方,不治其寒热,而以通达窍者宜之”。故治法以通腑为主,但当时患者为妊娠期,且久患此病不得愈,素体虚弱,不宜用力过猛,切忌峻利攻下,如《古今医统大全》里提到:“卒以巴豆、牵牛峻剂攻下,暂得通快,必然再结愈甚,卒不能调,则亦重竭津液之过也”。故治以益气补血、行气逐腑、润肠通便为法,方选六君子汤加减。

本方重用滑石,滑利肠腑;白术阳中阴也,可升可降,上降浊气,中健脾土,脾得运则气能行;苍术与白术同品,但白术补脾,苍术运脾,二术同用,则补运相兼;姜制半夏止呕效佳,但以其性有毒,对于妊娠妇人,新手时常不敢下手,关于类似半夏之毒性药,林师非常赞同《药佂》里的话:“有故无殒,此证而用此药,夫何忌之有。妊娠呕吐不止者,仲景氏用干姜人参半夏丸,余亦尝治孕妇留饮掣痛者,与十枣汤数剂,及期而娩,母子无害也”。所以,林师告诫我们,对于禁忌之药要善于思考,行医需胆大心细。茯苓在《本草新编》有云:“助阳,利窍通便,生津液,安胎孕”;陈皮禀春升之木气,该患者为妊娠妇人,气血亏虚易致土虚木壅,在东垣补中益气汤中,用陈皮非取其能宽中,而是以其分消于其间,使气转得益,本方用陈皮可疏肝木郁气,便是同理;姜半夏、茯苓、陈皮、甘草合为二陈汤加减,共奏和中顺气止呕之效;厚朴味苦性辛,善破壅塞,除反胃呕吐;《医学衷中参西录》:“大麦芽,能入脾胃,消化一切饮食积聚,为补助脾胃之辅佐品,若与参、术、芪并用,能运化其补益之力,不至作胀满,为其性善消化,兼能通利二便”,麦芽炒用健脾消食功更强,再用当归润肠通便。

患者二诊呕吐兼便秘之症好转,但夜寐难安,缘由阳不入阴,予经验方大补元煎为基础方滋补肾阴,加煅牡蛎敛阴潜阳,使阴阳相和。三诊诸症改善,遵效不更方,继续予大补元煎巩固疗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bianlishop.com/cgzzl/115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