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效果怎么样
2018-6-1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导读
癌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由于缺乏高质量统计数据使情况进一步复杂化,包括缺少姑息性手术适应证标准、手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等信息。
手术治疗疗效指标癌性肠梗阻姑息性手术效果有三个主要评价指标为:
梗阻症状缓解程度
进食能力
出院回家康复或照护
32%~%的MBO患者姑息性手术后梗阻症状减轻,45%~75%患者能恢复进食,34%~87%患者能出院回家。
手术治疗效果姑息性手术术后30天死亡率约6%~32%。
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7%~44%,包括肠外瘘、切口感染、切口裂开、术后早期梗阻、心肌梗死、心衰、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肺感染、肺炎、吻合口瘘、感染等。
姑息性手术后梗阻缓解持续时间短,术后60天内只有32%~71%的患者无明显梗阻症状并耐受进食,再梗阻发生率约6%~47%。
出院患者中因各种原因或者因肠梗阻再发而再次入院比例分别为74%和38%~47%。
在住院患者中,2%~15%的患者需要接受进一步的外科处理或肠梗阻再次手术,但此次手术后能再次出院回家的患者只有46%,而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达46%和23%。
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MBO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6~天,差异较大,这些和患者的临床预后特征密切相关。
患者无腹水、腹部无可以触及肿块和术后肠功能恢复良好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有腹水、腹部可触及肿块或术后继续梗阻的患者预后差。
有良好预后特征的MBO患者中位生存期~天,而有不良预后特征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只有26~36天。
手术治疗适应症手术治疗是MBO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案之一,目前尚没有公开发布的MBO患者手术治疗可以获益的适应证标准或指南。
研究表明,有可以触及的腹部肿块、腹水、非孤立性复发或转移、多处肠梗阻、肿瘤进展、患者临床状态差等都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
在目前已有的文献中,手术治疗MBO疗效评价的主要指标是生存期而不是生活质量。
上述不良预后因素主要与肿瘤大小和病程早晚相关联,这可能预示着预后不良,但不一定等同于手术不能减轻症状或提高生活质量。
手术方式MBO姑息性手术方式主要有:梗阻肠段切除肠吻合术、单纯肠造口术、单段梗阻肠段侧侧吻合术、多段梗阻肠段侧侧吻合术、梗阻肠段切除加肠造口术、梗阻肠段侧侧吻合加肠造口术等。
具体的MBO姑息性手术方式多需要根据术中探查结果确定。
积极切除肿瘤以解除肠道梗阻是期待的手术方式,但多数情况下因广泛的梗阻难以施行。
经过简单的外科手术恢复肠道的连续性是通常情况下能采取的最好的手术治疗策略,当不能完全疏通多处梗阻的肠道时,采取“能疏通多少尽量疏通多少”的原则进行手术,以方便术后肠内营养治疗。
结论MBO姑息性手术可缓解梗阻症状、恢复进食,部分患者还获得减瘤和进一步治疗的机会。然而,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很高,而且重新发生梗阻率也高达6%~47%。
对于生存短暂的患者来说,有相当比例的患者不得不将最后的时光留在手术的恢复过程中,而且还要花费不菲的医疗费用。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根据病情、经济和价值观取向决定是否行姑息性手术。
我们的探索在“肿瘤舒适医疗”原则指导下,我们提出并长期实施针对癌性肠梗阻特色诊疗技术“柔性融合诊疗技术”:
其主要内容涵盖肠梗阻基础治疗、中医药特色治疗、柔性与体腔肿瘤控制技术,以及相关技术高度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的设计与有机融合。
[柔性融合诊疗技术]临床诊疗策略为:
医院中设置
癌性肠梗阻专科
主要参考资料:
舒适医疗承载了中晚期肿瘤病人期待,它应用核心技术MCLON,让病人接受合理、适宜、适度、有效的治疗,达到身心灵的平衡,获取治疗获益与治疗舒适度的最大化。
河南中医院
邓运宗肿瘤舒适医疗团队
提出并实施舒适医疗策略
实现了最小创伤化控制肿瘤
和病人整体最大化获益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