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新生儿小肠闭锁的术后护理

2017-1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摘要:

[目的]观察新生儿先天性小肠闭锁的术后护理效果,总结临床护理经验。

[方法]选取小肠闭锁患儿30例,术后给予生命体征监测、胃肠减压、补液及静脉营养、加强呼吸道护理、促进肠动力恢复、使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

[结果]25例患儿术后恢复良好,1例肠梗阻行二次手术,2例术后放弃治疗,2例术后体重不增转外院治疗。

[结论]新生儿先天性小肠闭锁术后给予密切观察监护和精心护理,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日。

关键词:新生儿;小肠闭锁;护理

小肠闭锁为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是新生儿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占所有新生儿肠梗阻的85%~95%。空、回肠闭锁较十二指肠或结肠闭锁更多见[1]。患儿多以呕吐、腹胀和便秘入院,严重者入院时伴发脱水、吸入性肺炎,延误治疗时出现肠穿孔腹膜炎,同时有呼吸困难和中毒症状。据报告,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败血症、脓毒症、吻合口瘘及吻合口梗阻、SBS等,其中SBS占死亡率的29%[2]。因此,术后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儿正常生长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科年1月—年1月收住小肠闭锁患儿30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年1月—年1月收治的小肠闭锁患儿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患儿年龄2h至10d,临床表现为呕吐、腹胀或便秘,经X线摄片显示肠梗阻,急诊行上消化道造影显示小肠闭锁,并确定闭锁部位,十二指肠4例,空肠10例,回肠16例。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和治疗后急诊行腹腔镜辅助下下肠切除、肠吻合术。

1.2方法患儿采取腹腔镜手术,于脐环上缘切口,建立人工气腹,置入腹腔镜以确定肠道闭锁位置,将闭锁肠段经脐孔提出腹腔外,行切除、吻合术。术后给予生命体征监测、胃肠减压、补液及静脉营养、加强呼吸道护理、促进肠动力恢复、使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

2结果

本组30例患儿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操作过程顺利,麻醉满意,术中出血少,未损伤患儿脏器及血管,无腹膜后出血,皮肤切口小。术后入住无陪护病房,给予精心观察和护理,本组25例患儿恢复顺利,出院后随访3个月~6个月,生长发育正常,饮食好,腹不胀,大便正常,切口愈合好、瘢痕小,无粘连性肠梗阻症状,1例肠梗阻行二次手术,2例术后放弃治疗,2例术后体重不增转外院治疗。

3术后护理

3.1生命体征监测护士应严密观察患儿的体温、呼吸、心率、面色等改变。患儿多为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营养较正常儿差,体质弱,加之手术的打击,尤其在冬天,术后硬肿症的发病率较高。故应特别注意保暖,将患儿置入辐射床或保温箱内。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患儿术后将头部偏向一侧,麻醉清醒后给予斜坡卧位,头部抬高15°~30°,防止呕吐窒息。床旁备负压吸引装置,随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护士发现任何异常及时通知医师,采取相应措施。

3.2保持胃肠减压通畅胃肠减压及全胃肠外营养是肠闭锁早期管理的关键。因此,保持胃肠减压管的通畅是术后护理的重点。妥善固定胃管,防止滑落、扭曲与受压;结合患儿腹胀程度、肠蠕动恢复等情况判断胃管是否通畅,每3h冲洗管道1次,保持引流通畅,谨防引流液反流误吸致窒息。密切观察并记录24h胃管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作为补液的参考依据。3例患儿术后胃管脱出,给予蝶形丝绸胶布外加3M透明贴固定,每班交接,发现松脱后及时固定,未再发现胃管脱出。

3.3补液及静脉营养由于肠闭锁术后肠功能恢复较慢,故禁食多需较长时间,需要应用静脉营养,近年来静脉高营养支持疗法的应用是提高肠闭锁患儿存活的因素之一。本院科学配制静脉高营养液,用微量泵控制输液速度,使患儿术后存活率有了很大提高。在给患儿补液时应注意输液速度及量,勿过快或过慢。尽量选择粗直的血管穿刺,防止液体外渗引起皮肤坏死。空肠闭锁术后肠功能恢复通常需要2周左右,可留置PICC给予静脉高营养,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热、痛、液体渗出或硬结,保持导管牢固连接,正确封管。

3.4促进肠动力恢复目前影响肠闭锁患儿存活的最主要因素为术后肠梗阻(包括功能性肠梗阻)、各种原因造成的剩余肠管长度不足及伴发畸形,这也是导致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3]。临床护理患儿过程中应注重肠闭锁术后肠功能恢复,术后早期温生理盐水灌肠,以刺激远端肠管促进肠蠕动,灌肠时注意动作轻柔,防止损伤肠管;静脉输注小剂量红霉素促进空、回肠闭锁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时注意补液量及速度;每隔3h按摩抚触患儿腹部及轻拍背部促进肠蠕动;微波理疗仪理疗促进肠功能恢复时注意理疗功率,防止烫伤。

3.5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新生儿高位小肠闭锁术后肠功能恢复慢,术后留置鼻肠管持续少量泵糖水或配方乳可促进肠功能恢复并降低营养不良发生率。每6h~8h用温开水5mL冲管1次,以防堵管和减少细菌繁殖。营养管持续泵或间歇泵入初始1mL/h~2mL/h,观察腹胀呕吐判断是否耐受奶量,早产儿腹胀时应警惕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根据耐受情况及病情渐加,每次加奶量不超过10mL。每3h用注射器抽吸胃内容物,如果胃内残余量大于每小时泵奶量的1/2,考虑患儿不能耐受奶量,应及时通知医生。泵奶过程中注意保护管路,防止抓脱,同时观察患儿有无腹胀及大便排出情况。1例患儿术后持续泵奶后腹胀,遵医嘱经口下胃管抽吸黄绿色胃内容物约20mL后腹胀缓解,考虑为胃肠动力差,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引起。

4讨论

随着新生儿外科的发展,肠内肠外营养的应用以及护理技术及质量的提高,该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本院对30例先天性小肠闭锁患儿术后给予持续的生命体征监测、胃肠减压、补液及静脉营养、加强呼吸道护理、促进肠动力恢复、使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取得明显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果,冯杰雄.小儿腹部外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钱小芳,刘桂华,郭斌等.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及狭窄围术期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19(33):-.

[3]吴晓霞,陈兰萍.肠闭锁术后肠动力障碍的原因探讨[J].医院临床杂志,,9(4):34-37.

文献来源:

张红艳,任志东,马小香,杜燕红,黄显凤(医院).30例新生儿小肠闭锁的术后护理.全科护理.,14(9):-

长按







































长沙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殿疯恢复期是什么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bianlishop.com/cgzzd/61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