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育儿nbsp小朋友可不能乱吃药,儿

2016-12-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儿童身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在用药过程中要比成人更加谨慎,这样才能既帮助孩子早日康复,又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解热镇痛药物

1.阿司匹林及其复方制剂

禁忌:3个月以下儿童,以及有水痘或流感样症状的儿童或青少年禁用。

原因:儿童患者,尤其有发热及脱水时,使用阿司匹林易出现毒性反应;急性发热性疾病,尤其是流感及水痘儿童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发生瑞氏(Reye’s)综合征(一种常见的急性脑部疾病,病死率高达50%)。

2.萘普生、双氯芬酸、尼美舒利、美洛昔康、吡罗昔康

禁忌:2岁以下儿童禁用萘普生;12岁以下儿童禁用尼美舒利;14岁以下儿童禁用双氯芬酸;15岁以下儿童禁用美洛昔康;儿童禁用吡罗昔康。

止泻类药物

1.复方地芬诺酯(地芬诺酯、阿托品)

禁忌:2岁以下儿童禁用。

原因:①地芬诺酯为哌替啶的衍生物,有与吗啡相同的基本结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长期应用时可产生依赖性;②复方地芬诺酯极易导致小儿中毒,早期主要有发热、皮肤潮红、兴奋易激惹等阿托品样中毒表现;后期主要有呼吸抑制、中枢抑制、瞳孔缩小等阿片样中毒表现。

2.洛哌丁胺

禁用:2岁以下儿童禁用洛哌丁胺;5岁以下的儿童不宜使用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剂。

原因:洛哌丁胺的化学结构类似氟哌啶醇和哌替啶,适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慢性腹泻的治疗。但其作用较地芬诺酯强而迅速,用于低龄儿童易致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阴茎水肿、麻痹性肠梗阻、急性肾功能衰竭、意识障碍等,加之曾有新生儿用药致死的报道,故国内外均限制其用于低龄儿。

驱虫类药物

阿苯达唑、哌嗪、噻嘧啶、左旋咪唑

禁忌:2岁以下儿童禁用阿苯达唑;1岁以下儿童禁用哌嗪、噻嘧啶;儿童禁用左旋咪唑。

原因:2岁以下的儿童接触虫卵的机会要少,一般不需要服用驱虫药;两岁以内的幼儿肝肾发育尚不完善,药物会伤害幼儿的肝肾;

哌嗪、噻嘧啶:可引起头晕、头痛、呕吐及肝功损害,对人体(特别是儿童)具潜在的神经肌肉毒性,应避免长期或过量服用。

抗过敏类药物

1.氯苯那敏、赛庚啶、酮替芬、苯海拉明

禁忌:酮替芬:3岁以下儿童使用本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氯苯那敏、赛庚啶、苯海拉明:国内新生儿和早产儿禁用;国外2岁以下儿童避免使用。

2.异丙嗪

禁忌:2岁以下儿童禁用。

原因:异丙嗪可致2岁以下儿童呼吸抑制甚至死亡;还可能引起小儿肾功能不全;患急性病或脱水的小儿,注射本药后易发生肌张力障碍(锥体外系症状);儿童单次口服本药75~mg,可发生过度兴奋、易激动或噩梦等异常反应。

3.阿司咪唑、特非那定

禁忌:12岁以下儿童避免使用。

原因:偶可引起Q-T间期延长,室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医院已弃用该药。

抑酸类药物

1.西咪替丁

禁忌:16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原因:西咪替丁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幼儿用药后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2.雷尼替丁

禁忌:8岁以下儿童禁用。

原因: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连续使用均对小儿的肝、肾功能、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有一定损害。雷尼替丁的不良反应较西米替丁少而且轻。

四环素类药物

四环素类药物有: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地美环素、美他环素等。

禁忌:8岁以下小儿不宜使用。

原因:四环素类药物可引起牙釉质发育不良、牙齿着色变黄和骨生长抑制。

喹诺酮类药物

常用药物: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禁忌:18岁以下的小儿及青少年不宜使用。

原因:喹诺酮类药物用于数种幼龄动物时,可致骨关节病变,特别是负重骨关节软骨组织的损伤。

氨基糖苷类药物

常用药物:庆大霉素、链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依替米星、妥布霉素、大观霉素等。

禁忌:不推荐新生儿、早产儿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药品说明书);新生儿禁用注射用大观霉素(本品的稀释液中含0.9%的苯甲醇,可能引起新生儿产生致命性喘息综合征);6岁以下儿童应禁止使用这类药品(卫生部)。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如果你喜欢或对你朋友有用

可点击右上角→或备用。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底花多少钱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bianlishop.com/cgzzd/26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