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11病人苦重复检查久矣
2024/8/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患者微信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3797.html正观综合
医检结果互认益处多
近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医疗机构应按照相关原则,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该《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月1日起开始实施。
该《办法》明确,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在不影响疾病诊疗的前提下,对标有全国或本机构所在地区互认标识的检查检验结果予以互认;对于患者提供的已有检查检验结果符合互认条件、满足诊疗需要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重复进行检查检验;对于符合互认条件的检查检验项目,不得以与其他项目打包等形式再次收取相关费用。
经济日报:做实医疗检查结果互认
为促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办法》在明确检查检验结果范围的基础上,明确互认标志统一为“HR”;检查检验项目参加各级质控组织开展的质量评价并合格的,医疗机构应当标注其相应的互认范围+互认标识,如“全国HR”“京津冀HR”“北京市西城区HR”等;未按要求参加质量评价或质量评价不合格的检查检验项目,不得标注。显然,这一思路在执行层面较具可操作性,不仅能够让个别医生不乱来,而且患者自己也可知道哪些检查可以不再做,有利于加强监督。同时,《管理办法》也考虑到了现实情况复杂性,规定了几种可以重复检查的特殊情形,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统一互认标识和明确互认范围,对于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意义重大。落实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须从解决“互认不了”的深层次诱因入手,加快推行统一“HR”体系,即加快互认条件的达标和互认要求的落地。
光明网:医检结果互认,质量控制是关键
在社交媒体上,有不少网友提出种种担忧,比如因患者病情变化但临床表现不明显带来的贻误治疗时机,因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不准确带来的误诊,以及因检查结果未予认定带来的医患矛盾,等等。客观说,这些风险都是现实中可能出现的,但这不意味着要因噎废食。网友担忧的问题,以及更多的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解决。医院检查结果互认,抓好质量控制是关键,这一环节决定了这项好事能否办好,决定了改革能走多远、走多长。质量控制不仅要通过互认标识标注把好入口关,还应在检查检验的仪器设备、试剂耗材、操作培训、人员管理等方面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体系,同时增加质量评价的检查频次,对不合格的医疗机构及时采取相应惩罚措施,通过过硬的措施增强医患双方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信心。
北京晚报:医检互认,打通更多“肠梗阻”
避免患者重复检测,是近几年来国家医疗改革的一个方向。各地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不能互认,是不少患者的心结、医院医疗服务的“梗阻”。主要原因在于,医院的设施设备、化验水平有显著差别,承认一份操作水平有限、无法呈现真实病情的检测结果,是对患者的不负责任;万一因此导致误诊或事故,法律责任的鉴定也成了难题。此外,一些患者的病情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本就需要及时复查。也有网友担心,在“以药养医”怪圈被打破后,检查检验医院“潜规则”。令人欣慰的是,办法一再强调,互认必须在“不影响疾病诊疗的前提下”进行,同时明确指出,检查检验结果不包括医师出具的诊断结论。为了力促此办法不折不扣地落地实行,监管部门也要加大管理、巡查力度,对个别把好经念歪的医疗机构“多下猛药”。打通此类医疗服务的“梗阻”,也是在清除医患之间的“梗阻”。
广州日报:让信任提升幸福感
民有所呼,政有所为。民众对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呼声由来已久,势在必行。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不互认,对于患者来说,不仅有加重负担之苦——抽过的血再抽一遍、拍过的片儿再拍一遍、付过的钱再付一遍,更有耽误病情之虞——转院之后,所有的检查检验再做一遍,有的项目还要排队,耗上十天八天,小病都可能拖成大病。对于异地求医者,由此增加的成本更是成倍放大。社会学家认为,信任是一种社会资本,是国家经济繁荣的基础。就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而论,信任还是人民群众健康与幸福的基础。
新京报:这是一份民生“大礼包”
病人苦重复检查久矣。“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是个实实在在的民生福利大礼包。这不但可以避免患者的“钱包”无端“缩水”,更有利于节省患者的就医时间,还可以杜绝短时期多次检查对身体的伤害,可谓益处多多。对患者来说,检查结果互认是福音,但这只是对不必要的检查不再重复检查,而不是所有的检查全都“一刀切”地只做一次。患者对此也需有正确认识,对那些短期内可能有反复或者快速变化的病情,该多次检查检验的还是应该听从医生建议。“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体现了相关部门为民负责、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决心,是利民便民之举。而未雨绸缪,对政策在落地执行环节可能遇到的新情况,提前预判、统筹安排,才能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进一步做好、坐实。
编辑:梁冰
统筹:王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