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韩城医养结合打通健康养老绿色通道
2024/8/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本报讯(记者严娟)又是一个星期二,见到如期来巡诊的董丽芳主任与徐克豹两位大夫,陕西省韩城市金色夕阳养老中心护理部主任冀慧玲急忙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本子上密密麻麻记满了问题清单。“室阮现宁(化名)老人这两天肚子胀痛得厉害,室解天宝(化名)老人近三天总是傍晚时候发烧难受,室赵淑霞(化名)老人昨天下午一阵糊涂得厉害,拉了一床......”接二连三的问题蜂拥而出。
“阮现宁是新入住的吧?其他几位的基本情况都清楚,我们查看一下这几位的健康档案资料,了解上午护士记录的生命体征情况后,马上就过去。”随后,两位大夫拿起听诊器前往护理区。
“必须保证他大便通畅,和上次巡诊时的情况基本雷同,肠鸣音很弱,不完全性肠梗阻”。徐克豹大夫嘱咐护理员,需要进一步和家属沟通,老人肠胃功能减退,最好做个胃镜和抽血检查。
徐克豹大夫所说的与“与之前巡诊时的情况基本雷同”,医院与金色夕阳养老中心自从年9月建立医养结合合作关系以来,每周至少两次的巡诊中,基本掌握了这里常住的一百二十八名老人的一些基础病和慢性病情况。
正如冯现民(化名)老人所说“我的身体状况和平时用的药都装在董丽芳主任的脑子里,她对我们老两口的身体状况比谁都清楚,几乎成我们的家庭医生了”。
冯现民老人91岁,是韩城市东营村人,离休干部,患有心脏病、低血压。医院大夫的长期呵护下,至今仍能伏案写作。他认为,与老伴长期入住金色夕阳养老中心,是响应国家提倡的养老方式之一,解决了儿女们长期照料负担重及犯病时往返在“两院”之间的难题。
“关键是给儿子和儿媳减轻了负担,他们也都六十多的人了”。冯现民老人说。
董丽芳与徐医院老年病科的两位主治医师。医院实施的医养结合相关方案规定,每周二携三名护士全天在金色夕阳养老中心提供医疗指导服务,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诸如日常查体、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药物调整、高血压患者血压异常降压药物调整等。每周五来巡诊的还有康复科罗燕等两位大夫和三名护士,主要负责失能及半失能老人的肢体康复指导、偏瘫患者的康复指导、运动康复功能训练等,多项康复治疗和指导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金色夕阳养老中心负责人康小芳对当前试点的医养结合项目深有感触。康小芳介绍,养老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医院合作以来,双方本着更好地服务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老年人晚年的后顾之忧。医院开辟了绿色救治通道,每次巡诊后,医院将煎服好的中药专程为老人们送来,半年来,成功救治了三位突发病患者,其中一位是心肌梗死,在医院大夫远程指导下,及时准确用药后稳住了病情,医院挽回了生命。康小芳说,最大的好处是规避了养老中心的风险,特别是健康档案的建立,在医生对疾病诊断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是针对老年群体真正发挥了中医治未病,防患于未然及养生保健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自医养结合项目实施以来,韩城市医院为金色夕阳养老中心建立健康档案余人(份),业务中遵循“2加2加3”模式,即固定两个科室,每个科室两名主治大夫,三名护士每周开展不低于两次的巡诊。全面监测、分析、评估老年人的健康数据,及时进行健康指导、咨询和危险因素干预,制定了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案。同时提供了一般医疗、保健、康复指导,心理疏导、临终关怀等服务和部分康复器材等。
韩城市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国家《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若干意见》,在市卫健局的指导下,医院率先联合民营养老机构积极探索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半年来,经过两个科室的不断努力和探索,搭建了当前突出的“养老院不能看病,医院不能养老”难题的桥梁,发挥了中医的特色优势。医院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措施,撷取创新亮点,凝练发展思路,突显社会担当和责任,树立起韩城医养结合试点的旗帜,为推进老龄化体系建设发挥基层中医医疗机构独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