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也疯狂middot癌性肠梗
2019-1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导读
癌性肠梗阻传统上被认为是肿瘤的终末期事件。对于初次发生、单节段、无腹水、腹部无可以触及肿块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外科治疗有一定地位,中位生存期~天;而内科经常面对的是有腹水、腹部可触及肿块、反复发作、或术后继续梗阻的患者,无手术适应症,具有不良预后的特征,中位生存期只有26~36天。针对具有不良预后特征的癌性肠梗阻病人这一难题,内科治疗的探索势在必行。藉此,我们率先建立“癌性肠梗阻专科”,实施并推广应用“柔性融合诊疗技术”,努力为更多病人带来临床获益。同时将部分病案呈现给同道,以期共同探索,共同进步。
病情摘要
入院影像学检查入院诊断1.卵巢癌IV期;KPS20;2.幽门、十二指肠不完全性梗阻;3.小肠完全性梗阻;4.乙状结肠不完全性梗阻;5.大量腹水,双侧胸腔积液;6.双侧肾积水;诊疗经过1.依据病情的快速进展,生命体征不稳定,予以告病重;
2.MDT会诊排除手术治疗的可能性;
3.代谢支持治疗;
4.癌性肠梗阻基础药物应用;
5.承气汤为主方的中药直肠用药、针灸、穴位贴敷等;
6.体腔肿瘤控制技术控制腹水:
7.肠梗阻导管行七天小肠减压:
8.柔性肿瘤控制技术早期、周期性应用:
治疗效果1.肠梗阻缓解超过五个月,经肠道普食可维持体重及营养需求;
2.肿瘤控制:疗效评价PR,KPS;
3.目前维持治疗措施:
奥拉帕尼口服
周期性柔性肿瘤控制技术的实施
中医药调理
癌性肠梗阻专科癌性肠梗阻
(MalignantBowlObstruction,简称MBO)是指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造成的肠道梗阻。晚期原发或转移肿瘤并发肠梗阻的发生率为5%~43%,常见原发肿瘤为卵巢癌、结直肠癌和胃癌。小肠梗阻(50%~61%)较大肠梗阻(33%~37%)常见,>20%MBO同时发生大肠和小肠梗阻。针对癌性肠梗阻发病率高、治疗方案选择困难、预后差等临床现状,为切实解决癌性肠梗阻患者面临痛苦,河南中医院在国内率先设置“癌性肠梗阻专科”,填补了国内癌性肠梗阻多学科融合精准治疗的空白。
癌性肠梗阻异质性极大,患者临床获益的大小,取决于高度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而最佳的癌性肠梗阻个体化治疗方案会与时俱进,伴随着微创技术、影像技术、中医中药等诊疗新技术的进展以及多学科协同创新工作模式的推进,治疗效果会伴随多学科医师技能与知识的不断更新而显著提高。为此,医院组建由影像科、外科、肛肠科、微创介入科、消化科、营养科、肿瘤科、中医、针灸等专家参与的癌性肠梗阻MDT团队,会诊地点设置于5号楼5楼。
癌性肠梗阻专科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拥有丰富成功经验的肿瘤中西医结合医疗专家团队,医护人员25人,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5人,护理人员15人,配备先进诊疗设备。
河南中医院邓运宗团队在“肿瘤舒适医疗”原则指导下,提出经审慎选择的病人,可以以根治治疗为出发点,力求最大限度的生存获益,基本技术路线为:
癌性肠梗阻专科
长期实施针对癌性肠梗阻特色诊疗技术--“柔性融合诊疗技术”:
其主要内容涵盖肠梗阻基础治疗、中医药特色治疗、柔性肿瘤控制技术,以及相关技术高度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的设计与有机融合。
[柔性融合诊疗技术]临床诊疗策略为:
舒适医疗承载了中晚期肿瘤病人期待,它应用核心技术MCLON,让病人接受合理、适宜、适度、有效的治疗,达到身心灵的平衡,获取治疗获益与治疗舒适度的最大化。
河南中医院
邓运宗肿瘤舒适医疗团队
提出并实施舒适医疗策略
实现了最小创伤化控制肿瘤
和病人整体最大化获益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