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类圆线虫病致死性感染1例2005
2017-10-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粪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stercoralis)寄生于人小肠,可引起类圆线虫病。年2月,我们在1例“糖尿病及腹痛待查”患者的呕吐物、粪便等标本中检出粪类圆线虫虫卵、杆状蚴,并通过培养获得丝状蚴,现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
1.1病史简介
患者,女,49岁,农民,有糖尿病史。年12月以“反复中上腹痛半个月,加剧2d”为主诉,医院,电子胃镜提示:糜烂性食道-胃球腔炎。治疗半个月后,主诉症状未改善,年1月以“腹痛待查、糖尿病”转入我院治疗。
住院期间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症状,高热,颈项强直,呕吐;在胃镜活检病理切片(医院提供的转诊资料)检出形似寄生虫虫卵及虫体,随后在其呕吐物、粪便、尿标本中检出粪类圆线虫虫卵、杆状蚴,并通过培养获得丝状蚴,确诊为弥漫性粪类圆线虫病。在稳定血糖的同时予以肠虫清逐步加量驱虫,6d后因弥漫性粪类圆线虫病致全身多脏器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昏迷、死亡。
1.2体查
发育正常,营养较差,消瘦外观,皮肤重度搔痒抓痕;无黄疸;颈项强直;心律齐,窦性心动过速;X线摄片结果提示心肺无异常;肝脾未扪及;生殖系统指诊子宫硬且有触痛;血常规:白细胞10.4×/L,中性粒细胞0.62,淋巴细胞0.38;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0.15×/L;血糖12.57mmol/L,尿糖++,酮体+。
2检验结果
由于患者的呕吐物等标本中的虫卵及杆状蚴的含量很高,因此只需采用直接镜检法即可顺利检出。新鲜标本中极少发现丝状蚴、成虫,但粪类圆线虫杆状蚴发育较快,新鲜标本在室温放置24h左右,即可检出丝状蚴(用生理盐水洗涤后,35℃培养效果更好)。滴加卢戈氏碘液后可清晰地观察虫卵及杆状蚴、丝状蚴的完整形态结构。
2.1虫卵形态
在各种标本内可见大量的虫卵,形态为椭圆形,卵壳很薄,无色透明,形似钩虫卵,但略小,大部分卵内含有1条幼虫,大小约65μm×40μm。见图1,2。
2.2杆状蚴形态
新鲜标本中可见大量杆状蚴,杆状蚴体壁透明,头端钝圆,虫体肥胖,尾部尖锐无分叉,虫体长约~μm,宽约16μm,其咽管长度约为虫体长的1/4~1/5。粪类圆线虫杆状蚴形态与钩虫的杆状蚴极相似,不易区分,见图3,4。
2.3丝状蚴形态
丝状蚴体形透明、纤细、瘦长,虫体长约~μm,尾部有细小的分叉,咽管细长,约为虫体长的2/5。见图5,6。
3讨论
粪类圆线虫在虫卵、丝状蚴阶段与钩虫、东方毛圆线虫相似,三者形态学上的区别主要在于虫卵、丝状蚴的不同,见附表。
表粪类圆线虫、钩虫、东方毛圆线虫形态学区别
在患者的呕吐物、粪便、尿标本中均检出粪类圆线虫的虫卵、杆状蚴,并结合颅脑症状、生殖系统病变等,诊断为弥漫性粪类圆线虫病。上述标本中以呕吐物中虫卵、杆状蚴含量最高,最易被检出。本病例在胃黏膜病理切片中检出大量粪类圆线虫的虫卵、杆状蚴的现象较为罕见,说明粪类圆线虫已侵犯该部位,并且说明粪类圆线虫的虫卵、杆状蚴抵抗胃酸的能力较强。
新鲜标本中可见大量虫卵、杆状蚴,但丝状蚴及成虫不易检出,需进行培养后才能被检出。粪类圆线虫感染少见,在我国发病率2%,多寄生于小肠(十二指肠、空肠)黏膜下层。一般人无明显症状,但在免疫功能下降的宿主,虫体在体内寄生可引起肠道吸收不良,虫体代谢产物或虫体的崩解产物可引起发热、贫血、烦躁、肠梗阻,本病例与此相符。大量幼虫在体内移行,可将肠道病原菌带入血液,引起全身继发性细菌感染。
患者是农民,因此可推测其在从事农活过程中,粪类圆线虫丝状蚴侵入皮肤而感染;其体内检出大量粪类圆线虫的现象,估计是由于患者长期患糖尿病未进行有效治疗并近期加重,营养状况差,免疫力降低,体内粪类圆线虫杆状蚴迅速发育为丝状蚴,当这些丝状蚴随粪便排出时,可从肠黏膜再次侵入,使其反复自体感染而致全身播散成多脏器损害。
在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其丈夫及3个子女经粪便镜检及培养均未发现粪类圆线虫感染,说明粪类圆线虫感染与患者的身体状况及免疫力有关。
寄生虫感染并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应先纠正免疫功能而后驱虫,否则虫体受药物刺激可侵犯全身各脏器诱发播散性重度感染,或死亡虫体产生的异体蛋白刺激机体使病情加重。我们对本例病例采取控制血糖,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并行胃肠减压,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后给予肠虫清0.5片,逐步加量至2片驱虫治疗,但患者终因免疫力极度低下,多脏器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而死亡。
多次复检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分类未见异常,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也在0.15×/L左右。此现象是否与患者患糖尿病未得到及时治疗,免疫力低下,机体对寄生虫的免疫缺陷有关,有待探讨。临床上不应仅以嗜酸性粒细胞分类未见异常来判断患者没有寄生虫病。
(文章来源:5.7:4;3中国感染控制杂志高世华参考文献略)
相关资料天门市1例粪类圆线虫感染报告()
本病例的发现显示,粪类圆线虫感染在本地区有新现与再现的趋势,当地疾控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
肺粪类圆线虫1例报道()
粪类圆线虫感染人体机率低,而肺部感染粪类圆线虫更少见。有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患者易感染粪类圆线虫,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无特异性,极易漏诊、误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