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个失误,3岁男童竟吞下29颗钢珠险
2020-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来源:河南卫视综合都市频道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新乡3岁男童皮皮
一直哭喊:肚子疼!拍个片子一看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吓出一身冷汗......三岁左右的孩子他们在探知这个世界时经常会拿起东西来放到嘴里进一步的探索皮皮就是这样把磁力珠吞进了肚子里可怕的是他一连吞下了29颗皮皮的妈妈以为孩子是肠胃炎吃点消炎药就会好了可是吃了药皮皮还是肚子疼并且一点饭也吃不下去皮皮的妈妈赶紧带孩子去拍片幸运的是
经过紧急的治疗
皮皮吃进肚子里的29颗磁力珠
被全部取出
但是这些珠子已经对
皮皮的身体造成了伤害
误吞的磁铁在肠道内相互吸引
极易夹住肠壁,磁铁之间吸附力极大
导致被夹住的肠壁组织受压
肠道出现缺血、坏死、消化道穿孔等现象
严重的可危及生命■■■■■其实,
还有很多儿童误食异物的危险,河南卫视《危机大调查》就报道过很多这种类似事件,危险就潜藏在我们身边!危险一、误吞水宝宝
年10月8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一名1岁男童小军(化名)被家人紧急送至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就诊。两天前,小军曾一度腹泻,后又出现腹胀、呕吐等现象。院方立刻对小军进行检查,结果患的是急性机械性肠梗阻,而且已因严重脱水陷入深度昏迷。医护人员经过1个小时左右的手术,成功将一个已膨胀至乒乓球大小的“水宝宝”玩具从其体内取出。所幸救助及时,小军才逃过一劫。
水宝宝,是一种新型儿童玩具,在很多学校门口都可以见到。它原本只是胶丸大小的彩色小珠子,但经过实验发现,这些“水宝宝”在水中浸泡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原本只有一毫米的小颗粒,就吸水膨胀了十倍,而且弹性好,韧性足,需要很大的力气才能将其捏碎。
专家提醒:学龄前的儿童食管宽度大概是1厘米左右,当水宝宝进入食道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吸水膨胀,达到一厘米甚至超过一厘米,如果这时没有做紧急处理的话,就很容易撑破食道,或者造成肠梗阻,危及生命。
水宝宝不是儿童食品,也不是玩具,不要给6岁以下的小朋友们购买和食用。假如小朋友不小心误吞了水宝宝,家长一定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孩子能通过排泄的方式将其排出体外,医院做紧急处理。
危险二、误食火碱
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块状形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
火碱是工业用碱,一般家里用来干燥或清洁,但由于其形态极易与白糖、食盐混淆,给儿童带来了很大的潜在危机。
山东邹城一名一岁半男童误把火碱吃下,结果口腔被烧发黑。不懂常识的奶奶又用水给孩子清洗,结果火碱流到肚子上、腿上、生殖器等,又都被严重烧伤。
图片来源:齐鲁网
火碱的“威力”到底有多大?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看一下。
实验显示:在40度的温水中加入适量火碱,水温能急剧飙升到90度。
滚烫的碱水能将虾肉和鱼肉煮熟并融化。
可想而知,儿童误食或幼嫩的皮肤碰触后,会有怎样的严重后果。
危险三、鱼刺卡喉
生活中,很多人会选择喝醋的方式处理被卡的鱼刺,这种方法真的可行吗?
实验:用醋来对鱼刺进行浸泡,为了实验效果,将浸泡时间设定为1分钟,浸泡过后再次尝试扎苹果,鱼刺的硬度并没有发生什么明显的变化,反复浸泡,每隔一会尝试一下,最终过去了大约10分钟,再次尝试,发现大鱼刺可以扎进去,小鱼刺已经扎不进去了。
结果证明:喝醋有一定程度软化鱼刺的作用,但时间很长,容易对我们的肠道造成二次伤害。
医院了解到,仅该院,每年就有约名儿童因吞入异物前来就诊,而异物卡在喉管、气管、支气管处是最危险的。一旦发现儿童误食异物,家长一定视情况及时送孩子就医。
家长带孩子一定要
细心、细心再细心
稍有不慎意外就可能发生
预防1.避免给小儿食用花生、瓜子等带核的食物,及豆类等坚硬食物。2.避免小儿养成口含笔帽、小玩具等各种非食物的习惯。3.小儿进食时切勿逗笑、惊吓、责骂或跑跳,以免造成误吞或呛到气管内。4.避免给小儿买小零件太多的玩具。避免小儿接触小零件、生物球、小磁铁等。更多健康常识请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寒假中科白癜风预约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