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治梗阻不开刀,一根ldqu
2020-10-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近日,医院放射科运用DSA技术,成功为一位重症肠梗阻患者解除了病痛,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此项技术的熟练开展,已为极大减轻了肠梗阻患者的痛苦和健康损失。
▲肠腔积气,可见小液平面,肠管扩张
患者是一位30多岁的年轻男性,因无法排便、排气导致腹痛,在乡镇卫生院治疗未见好转,疼痛加剧后至我院求诊。急诊为其做了上腹部CT等相关检查后诊断其为急性肠梗阻。
急性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一般是指肠道内的食物,不能顺利的通过肠道,所以才出现的腹痛,呕吐,胀气,不能正常排气排便。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缓解或解除肠梗阻症状,往往会危及生命。
考虑患者病情严重,传统的手术治疗损伤太大,恢复很慢。而此刻,必须立即为其进行有效的胃肠减压治疗。放射科段昆医生决定施行DSA引导下经鼻置入小肠减压管减压术,该项新技术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手术治疗的不足。
患者口腔麻醉后,在导丝、导管的引导下,小肠减压管经鼻、食道、胃送入空肠。透视镜下减压管缓慢而稳定的进入回肠,抵达扩张肠管上方,开始引流少量肠液,推注造影剂证实位于小肠内,前球囊注入适量气体,固定导管后,患者被安全移送至病房。
▲置管第一天
▲置管第二天
▲置管第四天,肠管扩张消失,可正常通便排气
置管后当天,患者病情便明显缓解,第4天患者肠管扩张消失,可以正常通便排气,进流质饮食。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住院7天痊愈出院。
段昆医师介绍,该技术疗效快、无创伤、见效快、并发症少等特点,相较于传统疗法优势明显。已治愈数例肠梗阻患者,受到患者和家属的高度赞誉。
肠梗阻导管植入减压的优点:
1
cm长的肠梗阻导管经鼻置入,可以达到梗阻点的上部或回肠末端,小肠全程引流减压,可较快解除肠梗阻。
2
横贯全小肠的导管作为支架进行小肠内支撑排列,可以预防术后黏连性肠梗阻。
3
晚期肿瘤性肠梗阻无法手术的患者,可以在肠梗阻导管的减压保障下进行肠内营养,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4
技术先进,治疗见效快;安全无创;可避免紧急手术或免除手术,减轻患者健康损失。
自我院顺利搬迁后,医院介入治疗技术日益精湛,进入年,我院介入中心更实现多项新突破。而DSA引导下经鼻置入肠梗阻导管减压术的熟练使用,更使肠梗阻的治疗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健康咨询
放射科段昆医师:
新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