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与肠癌的ldquo小同大异r
2018-8-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王大爷就医的故事:
患者王大爷,69岁,体检时查粪便隐血阳性,医生建议行肠镜检查,肠镜提示:结肠息肉(升结肠:近肝曲可见一1.5cm丘样隆起,表面光滑。)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王大爷非常紧张,他在想什么是肠息肉啊,要怎么办啊?
什么是肠息肉?
如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到在肠腔里长出一团肉疙瘩,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肠息肉了,息肉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一小块赘肉,增生组织的团块,指空腔脏器向腔内突出和隆起的病变。按性质分大致可分为增生型息肉、腺瘤性息肉和息肉病综合征。
肠息肉与肠癌“小同大异”,同在哪?异在哪?
由图可看出肠息肉和肠癌关系紧密,“同”指的是在外观上二者可能差别不大,像亲兄弟,而腺瘤性息肉是肠癌的癌前病变;“异”指的是二者本性差别很大,息肉是良性肿瘤,而肠癌是恶性肿瘤。
肠息肉与肠癌“小同大异”,说不定你以为是面善的肠息肉,结果是心恶的肠癌呢?那哪些人是肠癌的高危人群呢?
我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长息肉?
只有少部分人会出现上述症状,而胃肠炎、炎症性肠病等也可能出现上述症状,故无特异性,总之,肠息肉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略。
那要怎么发现这“狼狈为奸”的两兄弟呢?
大肠癌社区筛查是办法:
发现肠息肉好紧张,
怎么办?
行肠粘膜活检送病理检查,内镜或外科手术切除,首选内镜微创治疗。
高危腺瘤:①息肉直径≥1cm;②绒毛状腺瘤,或混合性腺瘤中绒毛样结构超过25%;③伴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为癌前病变,有两大特性:高风险癌变和容易复发,建议手术切除。
切除肠息肉是一条阻断息肉恶变成大肠癌的最重要的路!!!
刘女士就医的故事:
患者刘女士,5年前出现便血3次,非常恐慌,担心得了大肠癌。结肠镜检查:肠息肉,经切除活检病理:良性腺瘤样息肉。医生叮嘱定期复查结肠镜。刘女士术后未在出现便血症状,于是没有再复查肠镜。5年后再次出现便血症状,结果来院检查发现息肉复发且癌变。
怎样随访复查呢?
治疗后定期复查结肠镜至关重要!
总结
肠息肉和肠癌关系紧密,二者“狼狈为奸”甚至“难分彼此”,息肉尤其是高危型腺瘤是大肠癌的最主要原因。大肠癌患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而当出现症状时,多数已是中晚期。故尽早发现、尽早诊断和尽早治疗决定了大肠癌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而社区大肠癌筛查可做到尽早发现,肠镜检查可做到尽早诊断。内镜下或者外科手术治疗可切断肠息肉癌变成肠癌,从而减少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降低大肠癌的死亡率。因为高危型腺瘤容易癌变及复发的特性,故治疗后随访至关重要,不要太“小题大做”过分担忧,也不能太视若无睹、毫不在意终造成悔恨。健康长寿,从“肠”计议,祝大家都有好的胃肠道,身体健康。
消化内科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