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冲刺活着需要勇气,健康需要珍视
2024/5/3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在医院陪护的日子里,碰到了很多病友。在这里,有些人都对自己生命的旅程,发起了最后的冲刺。
父亲因癌症住院,每隔半个月都要化疗一次,住过三人间,也住过双人间。见过很多病友,很多人都在努力和癌症抗衡。
第一次住院,邻床是65岁的王大爷,每年都体检,最近一次体检发现了早期胃癌。还好发现的早,这次住院就是为了手术。他家里离得近,手术前自己检查,回家吃饭。儿子工作非常忙,在手术的时候才来陪了几天。一切都顺利,手术之后在床上躺了一周,恢复的很好。理论上积极治疗,治愈的希望很大。有病就得早检查,早发现,年轻恢复的也快,一旦到了晚期就非常难治疗了。
第二次住院,邻床是位70多岁的大爷,老伴陪护。一开始肚子疼,老爷子没当回事。便血之后以为是痔疮,时间长了发现不对,医院检查,发现是肠癌。治疗了2次之后,嫌弃太费钱了,他们没有职工医保,不想治疗了。大夫和他们的孩子说明了情况,家里有2个儿子,一起出钱,让他们继续治疗。为了省钱,每次住院自带电锅,趁着中午没人管的时候,自己烧水下面条。老人很瘦,很少说话,但很顽强,老伴一直陪着。
第三次住院,邻床是一位拆一代。60多岁的老大爷,十分健谈,精神状态也好。胃癌中期,也是化疗,做过手术。全程都自己一个人,身体素质比较好,没什么不良反应。年轻的时候开过旅店,赚了不少钱,在济南买了房子。后来拆迁,又分了好几套房子。两个孙女,每个孙女一套房子。就当胃癌是慢性病,按时打针吃药,心态也好,问题不大。
第四次住院,邻床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胃穿孔,一检查是胃癌。已经治疗了半年,错过了手术最佳机会,体重瘦了40斤。老婆也没在上班,一直陪着他,经济压力很大,还有一个女儿上初中。最后一次住院的时候,我母亲见过他老婆,人走了,老婆来办手续,抱着我妈哭了一会。对于她们母女两个,也算迎来了一个新的开始。
第五次住院,邻床是一位尿毒症患者,由于肠梗阻搬进来治疗。才30多岁,患病已经有4,5年了,媳妇来陪护。媳妇见人就诉苦,这几年确实辛苦了。病人脾气也不好,疼的受不了,还把他两个姐姐折腾过来。对医生发脾气,疼的时候就大声哼哼。还问我父亲你不疼吗?我父亲说疼啊。他又说:“那你咋不哼哼”。“哼哼也没用啊,该疼还是疼。"我父亲回答他。
由于晚上他一直无法入睡,怕影响我们休息,大夫给我们换了房间。隔几天吼就没再见到他和他的家人。问护士,说人已经走了,一家人也都算解脱了。
最后一次住院,邻床是60多岁。以前查出来了胃癌,瞒着家人化疗过4次,可以进行手术了,必须要家人签字,才告诉自己的家人。老伴是肝癌,医院化疗,一直没敢告诉她。只有一个女儿,女儿女婿几乎每天都来看看。雇了一个24小时的护工,身体还算可以手术能自己下床以后,就把护工辞掉了,为了省钱。这位大爷非常坚强、理智,积极的治疗。
对于癌症,大夫给的建议很中肯,早期癌症,治愈的几率很大。中期的癌症,当做慢性病去治疗。晚期的癌症,以减轻病痛,延缓生命长度为主。在这些治疗过程中,就像打仗一样,一定要意志坚定,积极配合。
无论最后的结果怎样,都要尽全力最后一搏。
#百度创作灵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