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点专家风采ldquo患者需求r
2022-7-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9月15日上午8点45分,医院肝胆外科,赖佳明主任眉头紧锁,“从CT看,患者出血量不大,肿瘤已经肝内扩散,不适合手术,可以考虑先做介入治疗……”他时不时抬头,与身旁3医院肝胆外科医生交流。
赖佳明,医院手术麻醉中心及肝胆胰外科中心副主任,南沙院区副院长,此次选派的首批专科业务骨干之一,擅长肝胆胰脾疾病的诊断与外科治疗,对肝胆胰脾疾病的开腹和微创手术治疗有较深造诣。
从9月6日正式“上班”开始,这位为人风趣、做事严谨的医学博士,便每天深入到科室和门诊,近距离接触病患,争取在短短两周派驻时间里,医院肝胆外科的整体情况。
肠梗阻患者程某,是赖主任看过的其中一位病患。
9月7日,医院医院,由他的儿子照料。几天前,程某的儿子听一位患者家属说,医院来了位“厉害”的专家,如果他担心父亲病情,可以找时间问问。“我承认自己有些冒失,直接找到了赖主任,希望他给我父亲看看,本来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想不到他很温和地答应了请求,很感谢……”提及此事,程某的儿子有些不好意思。
详细查看病历、CT片,听诊、按压腹部……经过一系列详细检查,赖佳明给出建议,“老人家年纪大,身体机能下降,小肠上半部扩张,考虑是不完全性黏连肠梗阻,可先保守治疗,喝点液态油等润肠剂,看看能否通过黏连的肠管正常排便。”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患者程某喝了点茶籽油,让人欣喜的是,他很快就顺利排便,身体舒服了许多。“医生诊断准确,不仅使患者少吃苦头,也让家属省了许多麻烦。”程某的儿子满眼笑意。患者满意,是对医生最大的鼓舞和回报。
在这段时间,赖佳明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病种的情况,他说,目前肝胆外科接收的结石患者较多,肿瘤患者不多,医院在提升医疗水平上下功夫,切实做到把“患者需求”放在首位,让病患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
“最好建立常态化医疗多学科会诊机制。”赖佳明说,要让医生围着患者转,通过建立这种常态化机制,使各相关科室的医生互相交流讨论,为患者寻找出最适合的个体化诊疗措施,避免不合理或过度治疗。
“管理理念要改变,医疗技术水平要提高,专业医疗设备也需补充……”两周时间转瞬即逝,赖佳明利用好每分每秒,医院肝胆外科的实际需求,希望能做到有效帮扶。
赖佳明的医术和为人,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80后”肝胆外科二区主治医师江超,对赖佳明充满敬仰。“在为患者查体时,赖主任会轻轻把门帘放下,听诊时,他都习惯先把听诊器捂热。”一幕幕相处细节,牢牢刻在了江超心底。
从赖佳明身上,江超不仅看到了精湛的医术,还感受到了医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职业素养,这些都值得他好好学习。
《医院医学教育帮扶调研报告》《医院肝胆外科5年帮扶共建目标和计划》……在忙碌的工作中,赖佳明还利用碎片时间在医学教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室管理等方面,医院提出翔实建议。
“不好意思,10点我还有一个胰腺肿瘤患者的全院大会诊要参加,看来咱们的采访要结束啦……”
赖佳明说
医者仁心,
在赖佳明心底,
最记挂的始终是患者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卢素平文/图)
新媒体编辑:乐皓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