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miles术后并发肠梗阻病案分享
2018-9-1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患者男63岁,以“间断性便血伴肛门疼痛3月余,加重2天”为主诉入院,患者一般情况可,营养均衡,体质健硕,既往高血压2级,无特殊不良嗜好。
入院后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结肠其他区域无异常,并在肠镜指示下取活检送病理示:(直肠)中分化腺癌。
围手术期诊疗方案:
前积极与病人及家属沟通,科内行术前讨论制定手术方案,于年3月4日在全麻下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miles),术中输血悬浮红2个单位,冰冻血浆ml。手术顺利,术毕患者安返病房。
术后第二天诉腹胀,予针刺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促进胃肠蠕动,症状改善不明显。
术后第三天腹胀症状加重,全腹膨隆,患者憋涨感加重,呼吸不适,胃肠减压管引流出绿色胃液,伴呕吐,阴囊及阴茎肿胀,造瘘口血供良好,尿量24小时ml,查腹部平片示:小肠梗阻。随即每日补钾7.9克,输注白蛋白10克每日,经肠镜探查后经造瘘口放置排气管
术后第四天,晨起查房患者诉腹胀症状无明显改善,造瘘口排气管未见排气排粪。治疗上予四磨汤40ml经排气管直肠灌入。
术后第五天,晨起查房患者诉造瘘口排气管自行脱落,腹胀症状加重,不能平卧。查造瘘口有少量墨绿色粪液。给予新斯的明0.25mg肌肉注射。患者诉腹部疼痛,腹胀无明显改善。
术后第六天患者诉腹胀无明显缓解,外生殖器肿胀加重,双下肢无明显肿胀,查全腹增强CT:1、直肠癌术后改变2、肠梗阻3、双肺下炎症改变伴双侧胸腔积液。4、回盲部团块样改变不除外肠系膜不良旋转。
检查结果示患者可能又肠系膜血供不良可能造成肠管血供障碍导致缺血性肠梗阻,余患者家属沟通目前病情进展情况,不排除第二次手术可能。
与患者沟通,患者同意进行行第二次剖腹探查术。经科间会诊后,决定行经造瘘口中医特色灌肠治疗。如若症状未改善,则行第二次剖腹探查术。具体方法如下:嘱家属搀扶患者适当下床活动后,平卧位予大黄牡丹汤加减用胃肠减压管经造瘘口注入灌肠促进胃肠蠕动,足三里新斯的明穴位封闭,约30分钟后患者诉造瘘口排出绿色粪便,伴有气体排出,腹胀症状明显缓解。
经过每日中药灌肠及对症治疗,患者肠梗阻症状逐渐好转,造瘘口排气排粪逐渐增多,嘱患者流质饮食、逐渐停止静脉营养。
术后第11天,患者诉造瘘口无明显排气排便,换药见切口无明显感染征象,造瘘口局部凹陷,考虑造瘘口狭窄,手法扩肛后排气排便通畅,患者术后12天拆线出院。
术后1月行化疗时造瘘口及切口情况。
总结:1、直肠癌术后并发肠梗阻是常见并发症。在处理此并发症过程中个人认为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案。
2、在诊断肠梗阻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对其进行分型。
(1)按病因分:①机械性肠梗阻②动力性肠梗阻
(2)按肠壁有无血运障碍分:①单纯性肠梗阻②绞窄性肠梗阻
(3)按梗阻部位分:①高位梗阻②低位梗阻
(4)按梗阻程度分:①完全性肠梗阻②不完全性肠梗阻
(5)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由于剖腹手术后,由于创伤、炎症等各种因素导致的肠壁水肿、渗出而形成的一种机械性、动力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约占腹部手术后肠梗阻的20.0%,是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延长住院时间的原因。
3、中药灌肠大黄牡丹汤加减是在长期临床工作当中治疗不全性肠梗阻有着独特的优势。医疗文献当中也有相关报道。
医院肛肠科简介
医院肛肠科是南阳市省内知名专家常年坐诊、手术的肛肠疾病诊治、会诊中心,该中心与河南中医药大学三附院刘佃温教授团队常年联合,技术力量雄厚,知名专家云集,设备齐全,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2人,其中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1人,河南省知名肛肠专家2人,南阳市名医1人,硕士研究生5人,生物反馈治疗师1人。
该中心诊疗设备齐全,拥有肛门直肠检测系统、便秘与腹泻生物反馈治疗系统、大肠水疗系统、电子肛肠检查治疗系统、全自动中药熏洗治疗机等肛肠专科先进检查和治疗仪器。开展有结肠传输检查、排粪造影、钡灌肠检查、瘘管造影、肠息肉镜下治疗等项目。
中心优势:
1.省级知名专家团队全程参与诊治.
2.中西医治疗顽固性便秘.
3.无痛微创治痔疮.
4.规范治疗肛肠科疑难杂症.
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就诊、咨询!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