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竟然是右上腹持续疼痛的元凶
2017-12-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盆腔炎你以为只有少腹痛吗?今天分享一个案例,带大家深入地了解妇科炎症中的“顽固分子”盆腔炎!
28岁的张小姐近两个月无缘无故出现右上腹疼痛,而且疼痛表现越来越重,偶尔还伴有发热和右侧胸骨疼痛和咳嗽。
终于在疼痛忍无可忍之后,坚强的张女士医院急诊科就诊,经过经验性问病史、查体之后,张小姐被拟诊为“急性胆囊炎”进行经验性抗炎、补液治疗。
不过,在静滴抗生素、补液治疗后张小姐的症状并未明显缓解,而且右上腹区域疼痛症状愈加明显,还出现了腹腔内积液,对新产生的腹水进行了抽取并送检化验。
在经验性治疗失败后,张小姐被转入外科进行治疗。“无奈”的外科医生只能通过腹腔镜探查来搜寻“真凶”。当腹腔镜镜头照在张小姐体内的肝脏和肠胖,在场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肝脏周围存在广泛的粘连、肠胖之间也存在粘连,粘连带如同黏稠的鼻涕或果冻胶样一般,质地韧,布满了整个肝脏、肠管之间。
无独有偶,此时张小姐腹水结果回报示: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未见肿瘤细胞及结核分枝杆菌。
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可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元凶”,难道从一开始张小姐就入错科室?是的!看来只能请妇产科医生术中支援了。果不其然,妇产科医师术中会诊考虑“盆腔炎”,在给予术中松解粘连带和盆腔冲洗及术后针对性抗病原体治疗后一周,张小姐疼痛、发热症状统统消失,顺利出院。
“什么鬼?肝肠周围的炎症应该是“肝炎”或“肠炎”吧,关盆腔啥子关系?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居然最后按盆腔炎的诊疗方案给治好了,也是蛮扯的。”
看来有部分小伙伴们还是对“盆腔炎”“上天入地”的本领有所不知。
盆腔的慢性炎症迁移不愈,长此以往,还真是喜欢去上腹部——尤其是肝脏周围去串门,导致肝脏周围包膜的炎症,被称之为“肝周围炎综合征”。由于最初在年和年分别被Curtis和Fitz-Hugh先后报道了由淋球菌感染所致的输卵管炎合并肝周围炎病例,所以也被称为Fitz-Hugh-Curtis综合征或FHC综合征。
下面就和大伙扒一扒这一极易被误诊误治,发病率又逐渐增加的盆腔炎性疾病。
为何会发生FHC综合征?
FHC综合征是盆腔炎性疾病上行感染的结果。衣原体可导致宫颈炎,因病情隐匿,无明显症状,若感染者未经规范治疗或机体抵抗力降低,病原菌会经子宫颈管炎上行感染,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腹膜炎直至腹腔内感染,波及上腹部而引起肝周围炎。
继发于输卵管通液、人工流产、取宫内节育器等操作后,可能是因行宫腔内操作导致了宫颈炎患者上行感染。近年调查发现,不洁性生活史、性生活频繁、性伴侣多会增加FHC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后来经过追问得知,张小姐近1年做过3次人工流产,换过好几个性伙伴,在一起时经常不戴套,半年前取了环准备生二胎。这些都是张小姐发生FHC综合征的高危因素。
FHC综合征的有哪些危害?
1.不孕异位妊娠
这主要与沙眼衣原体感染有关。长期的感染状态导致输卵管组织结构及功能破坏,同时造成盆腔微环境改变,影响受孕及受精卵生长过程,导致不孕或异位妊娠等并发症。
2.肠梗阻
FHC综合征患者肠道表面形成粘连、肠道蠕动受限等都可能导致不完全性肠梗阻,严重者甚至发生完全性肠梗阻、肠坏死等。
所以,在这里我们提醒广大妇女同胞:在少腹部发生不明疼痛,甚至是上腹部疼痛的时候,要当心盆腔炎的侵扰。
(本文来源: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