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经常哭闹不爱吃饭,作怪的原来是它
2017-9-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本文转自:俏妈说作者:俏妈
文/俏妈,熊孩子俏妞的麻麻。国家高级育婴师,自由撰稿人。今日头条亿万自媒体、搜狐母婴金牌作者、妈妈网特邀专家,凤凰网一点资讯年度最具影响力百强自媒体人。在这里,俏妈每天和你说说妈妈们关心的那些事!
2岁的悦悦一个多月前莫名其妙经常闹夜,白天有时候也会无端哭闹,家人哄也哄了,急起来骂也骂了,可就是不管用。
更让妈妈头疼的是,之前吃饭还算利索的悦悦也开始变得不爱吃饭起来,一顿饭得追着喂个把小时,刚开始家人都觉得是孩子变娇气了,骂完了也没多放在心上。
因为悦悦说话晚语言表达还不是很好,妈妈问她什么,她也不答,而且孩子有时候刚睡着就突然惊醒了,然后怎么也哄不好,把悦悦妈给折腾的是又气又急。
昨天,悦悦坐在小坐便器上拉粑粑,悦悦妈给孩子擦屁股的时候,竟然看到孩子肛门口有一节晃动的大虫子,悦悦妈哪见过这场面,当时就大叫了起来,婆婆见状,立马叫起来:"这是蛔虫,赶紧拔出来!”然后拿起卫生纸包住虫子就往外拔,好家伙,足有一二十厘米长,而且还活蹦乱跳的!
联想起孩子之前的种种异常症状,家人不约而同感觉到,这应该是肚里长蛔虫给闹的!下午全家就带着小悦悦去了卫生院,医生的说法也证实了家人的这种猜测,孩子长蛔虫会引发腹痛、食欲不振等现象,所以半夜哭闹也是很正常的了。
孩子肚子里怎么会长蛔虫呢?蛔虫卵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
比如带有虫卵的粪便处理不当,虫卵就可能散布到四处;孩子喜欢坐在地上玩耍,手与全身很可能沾染到虫卵,如果宝宝有吸吮手指头或饭前不洗手的习惯,虫卵就会乘机进入体内;苍蝇、蟑螂也会携带虫卵污染食物而进入人体内;当生吃未洗净的瓜果蔬菜时,也有可能吃进蛔虫卵。
肚里有蛔虫对人体有什么影响?蛔虫有三大恶习:随意游走、爱“钻孔”、扭曲打结。
肠管内的蛔虫会随意地游走,然后钻入体内的其他器官,比如钻进我们的胆管、阑尾、肝脏等处,导致这些器官发炎致病并引起剧痛感,甚至还出现高烧不退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
如果多条蛔虫互相盘结成团、堵塞肠道,就可能造成“蛔虫性肠梗阻”,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大汗淋漓,严重者可致肠坏死,死亡率极高。
就拿婴幼儿和儿童来说,尽管孩子平时都吃得很好,但如果体内有蛔虫的话,不但会夺走摄入的营养物质,还会妨碍消化吸收功能,孩子很容易发生营养不良性贫血,甚至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而导致消瘦或身材矮小。
孩子感染蛔虫后会有哪些症状呢?感染蛔虫后通常症状并不会太明显,等到有明显症状时就有可能表示情况有些严重了。不过妈妈们仍旧需要细心观察,下面这些都是感染蛔虫后有可能出现的症状:
1、孩子常喊肚子痛,以脐周部位为多,按揉后一般可以缓解。
2、孩子夜间睡觉时容易惊醒,还有可能磨牙或流口水。
3、孩子的皮肤经常无缘由的反复出现“风疙瘩”。
4、孩子有偏食表现,并喜欢吃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如泥土、纸张、布头等。
5、孩子吃得多但是容易饿,爱吃零食,吃得多也总胖不起来。
如果宝宝有以上症状疑似有蛔虫,医院化验大便,检查粪便中是否有虫卵,才能最终确诊。
提醒:上面这些症状并不是只有感染蛔虫后才可能出现,比如引起腹痛的原因就有很多种,孩子磨牙流口水也并不一定就是蛔虫闹的,很多孩子挑食偏食和疾病并没有任何关系。
感染蛔虫后该如何给孩子驱虫?孩子体内的寄生虫除了蛔虫,还有可能有蛲虫等寄生虫,通常2岁以上的儿童才可以吃驱虫药,常见用药一般为肠虫清(阿苯达唑),注意事项请遵医嘱或参考用药说明。
不满2岁的宝宝如果发现有虫,也有必要打,但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服药。
怎么做才能避免孩子感染蛔虫呢?(1)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时刻保持手的清洁。
(2)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常剪指甲,爱吃手的宝宝尤其要经常洗手。
(3)不吃不干净或不新鲜的食物,不喝生水。
(4)生吃蔬菜和瓜果时,要彻底清洗后再吃。
俏妈说:
相信很多人也和我一样,提到蛔虫就马上能够想起小时候吃宝塔糖的情景了,对我来说那是一种既甜蜜又恐怖的特殊童年经历,吃完美味的“糖果”后不敢上厕所的小伙伴一定不止我一个吧。
宝塔糖里的主要驱虫成分叫磷酸哌嗪,它的主要作用是麻痹蛔虫让它无法吸附在肠壁上,所以吃完宝塔糖后上厕所大便时就很容易将蛔虫排出体外了。不过这种药物有潜在的神经肌肉毒性,应该避免长期或过量使用,而且宝塔糖只能单纯驱蛔虫。
肠虫清就不同了,这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毒的驱肠虫药,临床可用于驱蛔虫、蛲虫、绦虫、鞭虫、钩虫、粪圆线虫等寄生虫。
蛔虫感染率一般来说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3-14岁的儿童为高发人群。但是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卫生意识也大大加强了,身边发现有蛔虫的孩子其实并不多,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所以大家没必要过于担心这个问题,也不建议给孩子常规吃驱虫药。
------------------------
注:图片来源网络
刘云涛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