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临床执业每日一练A1型题二
2018-5-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16.二尖瓣狭窄患者出现急性左心衰竭时,一般不宜采用的治疗措施是
A.面罩吸氧
B.静脉注射呋塞米
C.静脉注射洋地黄制剂
D.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E.无创通气
17.属于骨折晚期并发症的是
A.创伤性关节炎
B.休克
C.骨筋膜室综合征
D.脂肪栓塞综合征
E.周围神经损伤
18.以反复发作性干咳、胸闷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是
A.支气管哮喘
B.支气管异物
C.支气管肺炎
D.支气管结核
E.支气管肺癌
19.血管加压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A.作用于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水的重吸收
B.作用于近端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水的重吸收
C.作用于远端肾小管,促进钠的重吸收
D.作用于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水的排出
E.作用于近端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水的排出
20.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为
A.结核分枝杆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柯萨奇病毒
D.寄生虫
E.β-溶血性链球菌
21.继发性腹膜炎常见致病菌应是
A.溶血性链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肺炎双球菌和厌氧菌
D.铜绿假单胞菌和肠球菌
E.大肠埃希菌和厌氧菌
22.水杨酸类制剂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主要适用于
A.轻、中度病例
B.重度病例
C.中毒性巨结肠
D.激素治疗无效者
E.顽固病例
23.关于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A.出现腹膜刺激征
B.持续剧痛无缓解
C.呕吐血性或棕褐色液体
D.全身情况急剧恶化,毒血症表现明显,可出现休克
E.X线显示膨胀突出的孤立肠袢随时间改变位置
24.胰岛细胞瘤可引起
A.C肽水平降低
B.C肽水平升高
C.C肽水平正常
D.胰岛素原水平降低
E.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
25.内痔的常见症状为
A.黏液血便
B.便后脱垂
C.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血
D.肛门疼痛
E.肛门瘙痒
26.诊断慢性胃炎最可靠的依据是
A.慢性上腹部疼痛
B.胃酸降低
C.X线钡餐检查
D.胃脱落细胞检查
E.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检
27.手术后,胃肠减压管拔除的指征是
A.术后3天
B.腹痛消失
C.肛门排气
D.可闻及肠鸣音
E.腹胀消失
28.降结肠癌最早出现的表现中,较常见的是
A.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
B.腹部肿块
C.腹痛
D.腹胀
E.面色苍白、乏力
29.肠结核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
A.直接蔓延
B.血行播散
C.经口感染
D.淋巴结扩散
E.以上都不是
30.男性充盈性尿失禁的常见病因是
A.使用利尿剂
B.输尿管结石
C.前列腺增生
D.下尿路感染
E.直肠脱垂答案与解析:16.C
17.A
18.A
19.A
20.E
21.E
致病菌多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厌氧菌。一般为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22.A
氨基水杨酸制剂如柳氮磺吡啶(SASP)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药物。该类药适用于轻度、中度或重度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已有缓解者。氨基水杨酸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应使用糖皮质激素。
23.E
绞窄性肠梗阻可发生于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的基础上,单纯性肠梗阻因治疗不善而转变为绞窄性肠梗阻的占15%~43%,一般认为出现下列征象应疑有绞窄性肠梗阻:(1)急骤发生的剧烈腹痛持续不减,或由阵发性绞痛转变为持续性腹痛,疼痛的部位较为固定。若腹痛涉及背部提示肠系膜受到牵拉,更提示为绞窄性肠梗阻。(2)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和腹肌强直,腹胀与肠鸣音亢进则不明显。(3)呕吐物、胃肠减压引流物、腹腔穿刺液含血液,亦可有便血。(4)全身情况急剧恶化,毒血症表现明显,可出现休克。(5)X线平片检查可见梗阻部位以上肠段扩张并充满液体。状若肿瘤或呈“C”形面被称为“咖啡豆征”。在扩张的肠管间常可见有腹水。
24.B
胰岛细胞瘤可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从而导致C肽水平增加。
25.C
内痔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血是内痔的常见症状。未发生血栓、嵌顿、感染时内痔无疼痛,部分病人可伴发排便困难。
26.E
诊断慢性胃炎最可靠的依据是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检。
27.C
胃肠减压管拔除一般在肠道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
28.A
降结肠癌最早出现的表现中,较常见的是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
29.C
肠结核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消化道传播,即经口传播。
30.C
前列腺增生时,膀胱压力增高,从而引起充盈性尿失禁。
30.B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