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是痔疮还是直肠癌时常傻傻分不清
2017-12-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不少痔疮患者都对时常出现的便血现象见怪不怪。医院里常常能听到不少患者发现便血许久却自以为是痔疮没当回事,结果一查竟是直肠癌。
痔疮与直肠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因此不要嫌弃,排便后回头查看一眼大便的颜色和性状,自己是最早发现早期细微症状的人。
便血症状不同
直肠癌和痔疮都会出现便血症状,尤其是内痔,在体表看不到痔本身,导致便血成为影响这两种疾病鉴别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能仔细观察这两种疾病的便血特点,便可以对直肠癌与痔疮进行初步区别。
但是观察这两种疾病的便血特点,只要大家细心,可以简单分辨:
首先是便血症状不同。痔疮便血一般颜色鲜红,而肠道肿瘤出血多呈暗红色,含黏液。
一般来讲,痔疮患者的大便带血,一般都是“被动”的出血。即因为排便时大便擦伤痔疮(曲张的静脉团)患处而引起,多数血液都是随着大便排出后滴下来,因此与粪便不相混合,更没有黏液存在,因此痔疮引起的出血一般是在大便表面带血,便后手纸带血。此外,便血的颜色多为鲜红色。
与之相比,直肠癌的出血则是“主动”出血,是由于肿瘤本身表面破溃,不断地出血或渗血。此外,由于直肠癌位置常常高于内痔,因此当大便在直肠储存时,便会与直肠癌出血混合,造成大便内混杂有血液。可见直肠癌的大便带血为陈旧性出血,因此血液颜色多见暗红或果酱色,时间长了甚至大便内的血液变成黑色。同时因直肠癌破坏直肠黏膜而产生黏液分泌,以及继发局部感染流脓等原因,直肠癌患者的大便本身还会带有黏液或(和)脓液,后者又被称为脓血便。
大便形状和排便习惯
其次是大便形状和排便习惯改变。痔疮一般不会改变大便习惯和形状,而直肠癌会出现排便规律变化,大便呈扁形或带沟槽痕迹。
正如上述,痔疮是曲张的静脉团,所以便血多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有时还会有肿块(静脉团)从肛门脱出。
对于脱出的痔,手指按压后很软,和身体其它部位的静脉一样,可以被压扁,或者推回肛门内。如果内痔长期脱出,会出现疼痛和硬结感,这是因为曲张的静脉团内形成了血栓。
直肠癌作为实体肿瘤,位置固定,质地较硬,一般不会出现脱出肛门的情况。
肿瘤进一步生长还会导致直肠管腔狭窄、甚至部分堵塞直肠,从而导致大便困难、大便变细等。少数患者还会因直肠梗阻出现腹痛、腹胀等。而痔疮则极少会引起这些症状。
发现后怎么办???
前两项是基础筛查,应该每年坚持查一次,若粪便潜血试验发现消化道出血,需肠镜等检查明确原因。
推荐50岁以上人群至少做一次肠镜,若无异常每10年做一次肠镜。若家族中有患癌成员、平时里大便不规律,推荐40岁开始做一次肠镜,根据检查结果以后每5~10年复查。
1.粪便潜血试验
我们知道大肠癌少有症状,出血是其中较容易发现的症状之一。出血量较大时可用表现为暗红色血便,可被肉眼发现;而少量出血时一般不会有便血、黑便等表现,粪便外观肉眼没有异常,但通过粪便潜血试验可以对消化道内极少量的出血做出诊断。
其实不止大肠癌,包括胃癌等消化道肿瘤,在肿瘤发生的早期,肿瘤会侵犯粘膜及粘膜下血管导致出血,这种小量的出血用肉眼难以判断,这时可以通过的粪便潜血试验发现是否有隐匿的消化道出血。
.直肠指检
直肠指检是区别痔疮与直肠癌最基本、最简单、最有效的检查方法。
这种检查方法就是医生将手指伸入肛门内,根据手指触及直肠四周粘膜进行检查,得出初步诊断。
如果感到内部有凸起的小粒则可能为痔疮。而如果感到肠内有菜花硬块或边缘隆起中央凹陷的溃疡,或者合并肠腔狭窄,检查后指套上沾有血液、浓液和粘液者,则要高度怀疑直肠癌。
3.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癌的最直接手段,也是发现早期大肠癌的有效手段。
肠镜检查不仅可清晰地观察肠道,并可取活检做病理学检查。
大部分的大肠癌来源于腺瘤癌变,大于厘米的腺瘤有一半以上都会发生癌变。
根据年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正在逐年攀升,但50岁以上人群接收肠镜检查的比例只有不足15%,而美国这个比例为65%。
4.CT、抽血和基因筛查
若患者拒绝做肠镜检查,可选择在有结肠重建技术的单位进行CT检查,也可以发现肠壁病变。出于CT有辐射性,且发现早期病变优势不如肠镜,因此较少于早期检查,是无法进行肠镜检查的另一种选择。
抽血进行的是“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目前这项检测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的批准(敏感度74.8%,特异度97.5%),可用于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检测。
原来,结直肠癌细胞中Septin9基因高度甲基化,是大肠癌变特异性标志物之一,而正常组织中不会出现。
Septin9检测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全程监控肿瘤发展,在肿瘤发生非常早期的时候即可灵敏检测到,其灵敏度及检出率是现行大肠癌临床检测方法的4倍以上,被誉为最先进有效的早期大肠癌检测方法。
这种先进的检测方法非常方便,仅需抽取上臂的静脉血就可实现检测,所以患者的依从性也大大提高。
另外,基因筛查也是发现肠癌的一种途径,尤其是给林奇综合征的家人建立“预警”,提示有较高可能患有林奇综合征相关肿瘤。
直肠癌患者有哪些临床表现直肠癌早期症状无特异性或无症状,故易于误诊。
1.早期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便血,为鲜血、量不多,常与大便混淆,出现排便不尽感,大便次数增多,但大便性状正常或无明显改变。
.肿瘤发展至中期后,除上述症状加重外,还可出现大便性状改变,便条变细、变形,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症状、排便困难,常伴有腹部症状,下腹胀痛、不适等慢性肠梗阻症状。
3.肿瘤发展至晚期可出现局部症状、腹部症状和全身症状。
(1)局部症状:除中期症状出现并加重外,如肿瘤向前浸润,穿透肠壁达前列腺、膀胱,可出现尿频、尿痛、尿急、血尿、排尿困难、尿滴沥不尽等症状;如肿瘤侵及下尿道,可出现尿道梗阻症状;如形成直肠膀胱瘘,尿中可出现气体溢出或粪便样物;肿瘤穿透肠壁浸润阴道,可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如出现直肠阴道瘘,阴道内可出现血性物和大便样物。肿瘤向后壁浸润,穿透肠壁、骶前间隙,浸润盆壁、骶骨、骶神经丛,可出现坠胀感、骶尾部疼痛。肿瘤向下浸润肛管或肛周组织时,可出现肛门部疼痛、肛门部肿块;累及肛门括约肌时可出现排便失禁等。
()腹部慢性肠梗阻症状加重,出现腹痛、腹胀,甚者出现恶心、呕吐、纳差、发热等完全性肠梗阻症状。
(3)转移瘤症状:肝脏、肺、骨、脑等转移后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另外,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闭子L淋巴结转移、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等,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4)全身症状:出现消瘦、乏力、贫血、低烧,体重减轻等恶液质症状。
医院温馨提醒:如果发现暗红色便血、脓血便,大便习惯改变(便意频繁、大便变细等)或伴有腹痛、消瘦、乏力。出现医院就诊,避免误以为痔疮、慢性痢疾、慢性肠炎等疾病,延误诊断和治疗。
医生提醒大家:
有啥肛肠情况咱们老规矩
随时随地在咱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双节惠民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