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疫情下的暖色调,怀揣医学的温度
2023-4-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疫情下的“暖色调”一所有“温度”的医院
自疫情发生以来,医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员干部带好头,党政领导齐上阵,广大职工皆参与”的硬核作风,全力以赴与病毒较量、同时间赛跑,最大限度遏制疫情扩散。医院在抽调了大量医护人员参与抗疫的同时,医院绿色通道,将更多的人文关怀送到了患者及家属心中,维持正常的医疗秩序的同时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疫情无情人有情,病毒隔离爱不离!什医人用使命担当守护着广大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用疫情下的“暖色调”,诠释什医人怀揣“医学的温度”。
■普外科:急诊手术挽救九旬老人生命
11月25日,正值全市处于临时管控之际,今年93岁的王大爷却满脸笑容地在医院办理了出院手续,迎接他的第二次生命。
数日前,王大爷因为腹部剧烈疼痛并出现休克症状住进该院普外科,经过医护人员的详细检查发现,王大爷患有直肠癌并严重感染导致结肠梗阻、大肠破裂。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病人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是面对繁重的防疫工作,加上王大爷93岁的高龄,无疑为手术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和风险。在经过与病人和家属的沟通后,普外科邓鹏、王宗洪、李函等医生对其实施了直肠癌切除术、近端结肠造口术,成功挽救了王大爷的生命。
“只要我们不放弃,大家同心协力,哪怕在疫情肆掠的情况下也一定能战胜困难创造奇迹。”普外科主任邓鹏看到病愈出院的王大爷由衷地感叹。
■重症医学科:用“心”照顾病人及家属
11月27日晚,家住洛水镇今年77岁的夏大娘因为肱骨骨折伴随颅内出血在老伴的陪同下住进医院重症医学科。
大娘在病房中有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病房外的大爷怎么办呢?如果回洛水,这么晚了怎么回去?第二天又怎么来?如果是平常可以叫车,可如今疫情当前无法联系车辆,加上两位老人无儿无女更是无人接送。看到大爷在病房外一直徘徊拿不定主意,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立即上前安慰老人:“大爷,不用担心,我们帮你想办法。”看到医护人员真诚的目光,老人放心了。
值班医护人员立即帮老人在营养餐厅订了盒饭,在老人吃饭的同时,医护人员就在病房外为老人搭建了一个临时床铺。无儿无女的老人从来没有感受过如此贴心的照顾,他的千言万语化成了一句真诚的“谢谢”。
一个人的爱可以照亮一条路,一群人的爱可以温暖一座城。愿疫情早日退去,愿人们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
■泌尿外科:恪守医者誓言践行医者使命
11月25日,正值什邡市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医院泌尿外科仍有四例危重手术需要完成。无独有偶的是不少医务人员一大早便“领”到了黄码,相关医护人员核酸结果医院。
在医院整体疫情防控部署下,泌尿外科与其他兄弟科室一同承担着社区核酸检测、医院等繁重任务。加上紧急居家隔离的数名医务人员,泌尿外科七名医生一下只剩三名。经与医务科紧急报备、商议,决定由值班医生李俊继续坚守科室,科室负责人陈柯宇带领主治医师王冬冬完成系列手术。
被赋黄码的患者邓女士急查核酸并将其改为最后一台,等待检测结果......
两台经皮肾镜激光碎石取石手术......
一台88岁老人的前列腺电切手术难度风险都较大,好在手术顺利......
一边是一台接一台的危急重手术,一边是连续值班近36小时的李俊医生......
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总是他们会表现出“职业的担当”,绽放出“人性光辉”......
■血透室:精细化管理确保病人正常血透
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无论什么情况下,血透患者的血透不能耽搁,否则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面对如此严重的疫情,医院血透室又是如何保证血透患者的血透呢?
按照规定,进院患者及家属必须持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为了及时与患者沟通,医院血透室为长期在院血透的多个患者及家属建立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