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医疗保险,怎么选看完这篇就懂啦

2020-11-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今天来跟大家聊一聊医疗险,虽然篇幅稍大,但作为出险率最高的险种,作为最基础的保障,医疗险一定是值得了解的。

保险产品介绍中,通常会给出示例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产品,但是在专业的保险人眼中,因为对市面上的产品有了整体的把握,所以即便从保险公司自己出的一个短短的广告示例中,我们也能大致瞥见这个产品的优势和短板。

今天这篇文章,就从某安的一款产品出发,聊一聊什么是医疗险,市面上的医疗险都有哪些种类,分别适用于哪些人群,该怎么根据自身情况理性选择。

保险示例:

30岁的李先生家庭幸福美满,有一个刚满一岁的宝宝。是一家创业公司的工程师,收入高,工作压力大,妻子担心其健康状况,意欲为其投保一份高额的医疗保险。首年保费元。

李先生35岁时,因加班多免疫力下降,感冒久治不愈导致严重肺炎住进ICU病房治疗,并使用了属于该医疗险保障范围内的进口药,共计花费12万元,其中社保报销4.2万元,在扣除1万的免赔后,该医疗险赔付6.8万元。

李先生38岁时,在一次旅行中意外摔断右腿,住院治疗20天,为了更好的治疗效果,李先生选择了属于该医疗险保障范围内的进口治疗设备,住院费用花费10万元,社保报销1万元,扣除1万的免赔后,医疗险赔付8万元。

李先生45岁时,确诊甲状腺癌,为了更好的治愈水平,李先生选用医疗险范围内的先进治疗手段以及进口特效药。住院期间,医疗花费41万,社保报销8万元,扣除1万的免赔额后,医疗险赔付32万元。

例子看完了,我们来分析分析。

社保VS百万医疗

①用药限制

商业医疗险有别于社保最显著的地方在于,社保是国家公益性质的医疗保障,注定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而商业医疗险作为社保的补充,解决了社保范围外进口药和设备费用的报销问题。

示例中社保报销金额少,就是因为李先生选择了更先进的治疗手段以及进口特效药,而这些用药和治疗都不在社保范围内。

肯定会有人想,国内近些年发展迅猛,国产药不见得差,社保内的药一样能治好病,没必要一味追求进口药。我表示完全赞同。

因为我没有学医,不懂哪些是自费进口药,尤其是住院的治疗,都是医生开什么就用什么,并且认为医生用药都是有他的道理的,总不能结账的时候拿着费用清单去让医生给并不专业的我解释为什么要开那些社保外的进口药吧?

即便是福利待遇好的单位给职工配的公费医疗,0免赔,%赔付,没有赔付上限,听起来是不是很完美?但是它作为社保范畴,也是要遵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目录,所以有些药和治疗手段还是不能报销的。

②社保报销比例和额度限制

说到报销比例和起付线,我们来看看一般社保是怎样的。

如果是住院的费用,一个年度内首次使用社保报销时,无论是在职人员还是退休人员,起付金额都是元。而第二次及以后住院的医疗费用,起付标准按50%确定,就是元。

  

住院报销的标准医院级别有关,医院,从起付标准到3万元的费用,职工支付15%,也就是报销85%;3万元到4万元的费用,职工支付10%,报销90%;超过4万元到最高支付限额部分的费用,则95%都可以报销,职工只要支付5%。而退休人员个人支付的比例是在职(就是上述的)职工的60%,但起付标准以下的,都由个人支付。

社保报销额度有上限,门诊每年最高限额为2万元,住院每年最高限额为7万元。

(根据各地医保政策不同,会存在细微差别。)

所以作为国家的福利性保障,社保是很给力的,报销比例大,起付线也低。缺点就是①中说到的社保外用药一分钱不报、7万的限额对于大病来说不够用。

相比之下,商业医疗险中的百万医疗,额度都超百万,不存在不够用的问题,也没有比例限制,都是%报销。但是百万医疗的一大缺点就是免赔额的问题。示例中3种情况下的报销,都是在扣除该产品规定的1万免赔额基础上。

也就是说,在我有社保和买了百万医疗的基础上,生病住院了,花费以内都是自费的,超过的部分,社保按比例报销,社保外用药和设备都是自费,自费超过1万了,百万医疗全部接盘。

的确,百万医疗是在住院花费比较高的情况下才能大显身手,那要是实在不喜欢这个免赔额,有没有可以弥补的产品?

百万医疗VS中端医疗

市面上的中端医疗通常0免赔,报销额度高低不等。额度10万的基本作为百万医疗的搭配在出现,就是为了抵消百万医疗的一万免赔额。保费和百万医疗一样亲民,一年也在两三百的样子。

也有报销额度高的中端医疗,优医院特需部、国际部的治疗费用,适合追求更好医疗效果,或者不想去普通部排队的。特别是给小孩看病,人多交叉感染的几率就大。(上面说到的所有情况,医院普通部就医,不包含特需部国际部,医院)

医院的特需部、国际部,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我们先看一组图直观感受一下。

除了排队与否和就医感受,更重要的还是医疗水平。

记得上大学时我父亲因为肠梗阻住院,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当时作为副院长的表舅把父亲的CT拿给他在南京军总的老师看,那个专家看到父亲肺部的阴影当即建议手术治疗,一来解决肠梗阻问题,二来取一些肺部异块做病理检查。术后证实肺部异块为良性肿瘤,父亲休养了一年去做了切除。要知道肺部的病变一般早期没有症状,也就是说基本发现了就是晚期。专家当时的建议对我父亲乃至整个家庭而言,是多大的万幸啊。

在了解到特需部、国际部单是挂号费用就能一两千的时候,就明白附带这种责任的中端医疗为什么保额也在百万级别了。这种中端医疗价格在一年两千左右。

缺点呢?也只覆盖住院和特殊门诊,普通门诊不覆盖。市面上就没有覆盖普通门诊的医疗险吗?当然有。

中端医疗VS高端医疗

要说起高端医疗的优点,那真是一大堆,基本就是你能想到的最好的医疗感受。

不仅能报住院、门诊,连同孕产、疫苗、牙科、眼科、体检,通通都能报。医院不受限制,所有合法医疗机构都行,公立的私立的,国际部特需部,都没有问题。就医地域也不受限制,中国大陆——大中华——亚洲——全球除美加——全球除美——全球,都可以自由选择。保额更是百万、千万、无上限都可选。

最贴心的是,费用不是报销,而是保险公司网络直付。去了直接刷就诊卡就行。

它有缺点吗?当然有,但就一个——贵。年度保费基本万元以上。

其实如果不是特别有钱想追求好的就诊体验,中端医疗就够了,但普遍存在的担心是重大疾病的医疗水平,比如万一罹患重大疾病,美国可以治,那去还是不去?有没有便宜一点普通家庭可以负担,可以在大病情况下得到保障先进治疗水平的产品呢?有。

专向医疗:重疾海外就医

对于大家闻之色变的恶性肿瘤的医治,美国靶向药已经到第五代,中国靶向药还在第四代的临床实验阶段。差距还是有的。都说得了大病,知道无法治愈,好歹能安详接受现实。最怕的是有治愈的可能,却因为没钱而退缩。两三千的重疾海外就医医疗险,就能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可是,对国外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通怎么办?来看一个真实案例。

包括酒店、机票,甚至包括医疗翻译,保险公司都会安排好,不用另外出钱。当时给张女士(化名)推荐了3医院供她选择,因为她女儿在日本留学,就去了日本的一家。

4种商业医疗险都介绍完了,来通过一张图总结下。

前面说到百万医疗和中端医疗价格在两三百左右,专项医疗两千多,也就是通过三千的保费,可以基本从中国大陆到全球。大额的费用都可以涵盖,保额大概~万。所以钱够用,地域也够用,中国治不好的还可以去海外。所以它们仨是一般老百姓可以接受的了的,人生必备的3张医疗险保单。

但是如果客户足够有钱,没必要这么复杂,一张高端医疗就全部搞定。

市面上大致的医疗险情况,到这儿就介绍完了,还是那句话,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从自己家庭的情况出发的最合适的选择。比如家里有小宝的,就要考虑买带普通门诊责任的,因为宝宝挂门诊几率比大人高很多。

包括社保在内的5种医疗保险到这儿就全部介绍完了,知道该怎么选了嘛?拿不定主意可以私信我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bianlishop.com/cgzhl/93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