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又复发了听听中医如何为你详解
2017-10-2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众所周知,西医治疗胃癌的疗效很好,那么在中医里,胃癌又是个怎么样的存在呢?
要知道中医并无胃癌的病名,在古代中医对胃癌的记载分散于“反胃”、“噎嗝”以及“胃脘痛”等多个疾病中。
中医对胃癌的认识,是从整体观点出发把胃癌看作是一个全身性疾病,而局部肿瘤只是全身性疾病中的一个局部表现。中医认为胃癌是一个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疾病,通常是认为整体属虚,局部属实。
中医认为,胃癌的发病主要是由于长期胃病,正气先虚、邪毒乘虚而入,由于邪毒的干扰,气机不畅,由气滞而致血瘀,阻塞络脉,日久逐渐形成肿瘤,久而盘踞坚牢,以致元气更加虚衰。
从根本上看,胃癌虚是根本,因虚而得病,因虚而致实;虚是病之本,实为病之标,虚是全身性的,实是局部性的。
从临床观察来看,胃癌的虚以气虚、阴虚为多见,实则包括气滞、血瘀、痰凝等多种情况。中医治病,讲究辩证论治。
在治疗胃癌时尤其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分析患者虚实的具体关系,确定不同的治疗方法。
专家谈胃癌的中医治疗
早期胃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若切除完全,患者有获得长期生存的可能,但多数患者会在术后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且复发的患者也不在少数。
因此,患者如果能在手术后使用中医药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一方面可减轻复发的几率,抑制在手术中漏网的癌细胞;另一方面能加快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减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中晚期胃癌手术的可能性不大,即便能够手术也仅为姑息性的局部切除,因此临床上,中晚期胃癌的治疗多采用放化疗联合中药治疗的综合手段,充分结合各治疗方法的优势,最大限度的抑制肿瘤的生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放化疗对癌细胞有直接和强大的抑制作用,但两者也会对人体免疫系统造成损伤,多数患者在进行一段时期的放疗或化疗后,会出现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脱发、乏力等一系列症状,身体功能严重下降,对治疗的顺利进行不利。
今天,中医药治疗已为胃癌患者广泛接受,其进展比较迅速,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中医药在抑制肿瘤转移、延长患者生命以及减小放化疗毒副作用方面的显著效果。
胃癌手术后的具体中医疗法
胃的和降与脾的运化功能直接关系到术后恢复的好坏,因此应予以加强和调理。胃癌术后常用黄芪、女贞子、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木香、砂仁、麦芽、鸡内金等。
这类药不但能促进术后组织创伤的修复,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重振正气,而且能健脾和胃,促进人体的消化功能使气血化生正常,有时还可能加入麦冬、北沙参、石斛等可以养胃阴的药,使胃能够得到阴阳调和。
晚期胃癌的中医治疗
那些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或不愿意做手术的晚期胃癌患者,占就诊胃癌患者的70%~80%;有些患者体质更差,不但不能手术,连放化疗也难以承受。
此时中医药的作用就凸显出来,应用中医中药可使多数患者症状改善,食欲增强,并且还可以达到延长生存时间,甚至有的还可以使癌病灶得到控制或缩小。
提到中医治疗,通常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口服汤药。
实际上中医治疗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针灸治疗、中药外敷治疗等。针灸治疗多应用于晚期胃癌患者,在改善体质,减轻症状,例如疼痛、恶心、呕吐时,有较好的效果。
中医还有所谓“外治”法,主要是外敷中药,或者已做好的膏药之类,对晚期胃癌引起的腹水,肠梗阻也有不错的疗效。
——来源
《肿瘤患者中医药治疗与调养》
康复研究中心
专注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