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肝癌的多种治疗方式及中医药防治肝癌优
2022-5-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北京什么扁平疣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jdsb/210404/8812967.html
导语:
肝癌作为全球尤其是欠发达地区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低生存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据相关数据估计,每年肝癌新发病例超过70万,其男性相关肿瘤发病率居第5位,在肿瘤相关死亡率中位居第2位,在女性相关肿瘤发病率居第7位,肿瘤相关死亡率居第6位。我国每年新发病例占全球一半以上,其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位居第2位,在某些农村高发地区甚至跃居第1位。如何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减轻肝癌患者的痛苦,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是每个优秀中医学者的使命。
病因学分析:
在我国,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原发性肝癌最主要的病因。我国肝癌患者中约90%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背景。其他危险因素包括酒精性肝硬化、肝腺瘤、长期摄入黄曲霉素、其他类型的慢性活动性肝炎、Wilson病、酪氨酸血症和糖原累积病。
临床表现:
症状:主要表现在全身和消化系统两个方面。约60%~80%患者有身体消瘦、食欲减退、肝区疼痛及局部肿块等症状。其次如乏力、腹胀、发热、腹泻等亦较常见,约30%~50%的患者有此现象;而黄疸和腹水则报道少,仅约20%的患者有此症状。此外还可以有恶心、呕吐、水肿、皮肤或黏膜出血、呕血及便血等症状。
体征:肝脏肿大最具特征,肝脏质地坚硬,表面扪之大小不等的结节。约1/3的患者伴有脾脏肿大,20%的患者有黄疸,大多为轻中度。其余肝硬化的体征如腹水、腹壁静脉曲张、蜘蛛痣及皮肤黏膜出血等亦时能发现;其中腹水尤属常见,约40%的患者可能有之。
西医治疗:
手术切除、局部消融和肝脏移植是早期与极早期肝癌治疗的主旋律,其中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而对部分孤立性巨大肿瘤,估计切除后残肝体积不足者,可以通过术前TACE使肿瘤缩小后再切除或者联合行肿瘤所在肝叶的门静脉栓塞,使拟保留肝脏代偿性增生后再行肿瘤切除。若肝脏储备功能欠佳估计无法耐受手术切除者,也可对TACE后缩小的肿瘤病灶进行局部消融治疗。同时,分子靶向治疗与全身化疗也是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以索拉菲尼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在肝癌的系统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晚期或进展期肝癌的标准治疗药物。总之,需根据患者的特点,病情的进展程度选择适应患者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
中医定义:
肝癌,属于中医疾病积聚的范畴。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证。积属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是为脏病;聚属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是为腑病。因积与聚关系密切,故两者往往一并论述。西医学中,凡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脾肿大、腹腔肿瘤等,多属“积”之范畴;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原因所致的包块,则与“聚”关系密切。积聚的病位主要在于肝脾。基本病机为气机阻滞,瘀血内结。积证以血瘀为主。积证治疗宜分初、中、末三个阶段:积证初期属邪实,应予消散;中期邪实正虚,予消补兼施;后期以正虚为主,应予养正除积。
治疗原则:
《医宗必读·积聚》:“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之。……初中末之三法不可不讲也。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盖积之为义,日积月累,非伊朝夕,所以去之亦当有渐,太亟伤正气,正气伤则不能运化也,而邪反固矣。”故积证治疗宜分初、中、末三个阶段:积证初期属邪实,应予消散;中期邪实正虚,予消补兼施;后期以正虚为主,应予养正除积。
治疗优势:
遵照个体化治疗原则,以辨证论治为核心。对于早期肝癌经外科手术切除后的患者,内服中药可以增强患者免疫力,同时加入广西特有的抗癌中药“救必应”消灭患者体内残存的癌细胞。极大降低术后转移复发率(肝癌即使获得根治性切除,5年内仍有60%~70%的病人出现转移复发);对于中、晚期肝癌不能行外科手术切除的患者,中医中药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速度,防止肿瘤向附近淋巴结和脏器转移,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