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急腹症之肠套叠
2021-3-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肠套叠(intussusception)是一段肠管套入其相邻的肠管腔内,并引起肠梗阻;肠套叠是常见的急腹症,也是小儿肠梗阻的常见原因,最常见的是回肠末端套入结肠。肠套叠一般是近段肠管套入远端肠管,套叠由三层肠壁组成,外层肠管称为鞘部,进入其内的肠管称为套入部。根据套入部位的不同,肠套叠分为回结型、小肠型和结肠型,以回结型最常见。由于套入部的肠系膜血管受压、肠管供血发生障碍,导致肠壁缺血、水肿、出血、坏死。临床上常见小儿,80%为2岁以婴幼儿。肠套叠的三大典型症状是腹痛、呕吐、血便和腹部包块;腹痛为突发性、阵发性疼痛(由于婴幼儿不能诉述,主要表现为烦躁和哭闹),伴呕吐和果酱样血便。1.X线表现(1)腹部X平片:表现为小肠梗阻征象,肠管内可见阶梯状气-液平面。早期腹部平片可为正常表现。(2)空气灌肠:在透视下,经肛门插管注入气体。气体沿结肠逆行充盈,到达套入部时通过受阻,并见肠管受阻处呈圆形或杯口征样软组织肿块影,此为本病的特征性表现。随着肠腔内气体压力的维持和增压,气体继续向前推进,肿块影向后退缩,随后肿物变小、消失,说明套叠已复位。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标准是:有大量空气进入小肠腔,盲肠充盈良好,腹部包块消失,患者腹痛减轻,血便消失。2.CT表现CT检查可显示肠套叠的软组织肿块影,由于套叠部包含各层肠壁和肠系膜结构,各层密度高低相间;若套叠部与层面垂直,则可见多层“靶环征”表现,颇具特征。3.超声下可见腹部肠管内混合性回声包块,横切呈“同心圆”征象,纵切呈“套筒”征。肠套叠的影像学和临床表现均具有特征性,易于诊断。空气灌肠作为复位治疗的主要方法已普遍应用,空气灌肠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