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科普问amp答,儿童发热的
2020-10-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呵护儿童健康
托起明天希望
——医院随着天气变冷,
患呼吸道疾病的孩子也开始多了起来。
发热是这类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前段时间的“妈妈课堂”中,
医院急诊室唐淑华护士长为家长们带来了一堂小儿发热与惊厥的护理。
今天,蓓蕾V·C将这节课“儿童发热的家庭护理”具体内容带给没及时来听课的家长们。
本期嘉宾
医院急诊室护士长唐淑华主管护师
什么是发热儿童正常体温范围(腋下温度)是36℃~37℃,当腋下温度超过37℃,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发热。
性别、年龄、昼夜、季节变化、饮食、哭闹、气温、活动等因素都可能会影响体温的变化。
发热的程度低热:37.3℃~38℃;
中度发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注意:温度高低不等于疾病严重程度。
发热分期时的症状体温上升期:皮肤苍白、干燥、无汗、触摸患儿皮肤有冷感。如发生寒战,预示可能将发生高热。
高热持续期:皮肤潮红而灼热、出汗,呼吸加快。
体温下降期:体温下降时,大量出汗,丧失大量的体液。
发热是很多疾病的症状表现:不仅呼吸道疾病会引起发热,还有许多内外科疾病,发热都可能是疾病的症状表现。内科疾病,如:急性扁桃腺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麻疹、风疹、水痘、手足口病等;外科疾病,如: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所以,当孩子发热时,家长不要大意,医院就诊。
发热的对症治疗主要是为了缓解孩子的不舒适感,同时退热;医院就诊,医生明确病因后对症进行治疗。
家庭中如何护理发热的患儿呢?1.多休息:保证足够休息;居家环境要保持安静,室内要注意保持通风换气和适宜的温度,穿的衣服、盖的被子不要过厚。
2.多饮水:多喝温开水,补充体液,这是最基本的降温方法,非常有效实用。
3.温水沐浴:水温比患儿体温低3~4℃,每次5~10分钟,以保证孩子舒适。当孩子不舒适时,则建议使用此种方法。
4.低温室法:室内温度切勿过高,可以将温度调至24℃,使患儿体温缓慢下降,患儿可以适当少穿衣服,以利降温。如有畏寒、寒战就不能采用此种方法。
任何方法都需要“度”的把握。
5.热水泡脚:时间10~15分钟,可反复加热水,最好能出汗。
6.清淡饮食:尊重孩子的口味,注意勿油腻、辛辣刺激食物,提倡流食、清淡、易消化饮食,减轻胃肠道的负担。
7.病情观察:发热时大多数面色发红或满面通红,也有的会出现周身发冷、寒战;在观察面色的同时观察唇色,如青紫或发白则说明病情可能较重;注意呼吸、脉搏及意识状态的变化,如有异常需及时就医。
8.勤测体温:高热时,每隔30分钟~1个小时给患儿测体温,家长好及时分析、判断患儿的病情变化。
QA
儿童发热的常见问题
对于发热的患儿,不仅是上面我们解答的问题,在日常急诊医生接诊中,还有许多常见的、热点问题家长们都非常关心。
问题1:退烧药什么时候给孩子吃?解答:《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标准版)》推荐,宝宝≥2月龄,肛温≥39.0℃(口温38.5℃,腋温38.2℃),或因发热出现了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患儿,可以考虑使用退热药。
“吃了药马上降温”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1.解决致热源:要找到发热的原因,解决致热源。
2.降温需要时间:服药后30~60分钟体温会下降,如果服药1小时后体温仍无明显变化,家长要检查用药剂量是否准确。一个发热的患儿如果体温处于上升期,即使用了退热药,体温可能还是会往上升的。
注意:给患儿多补充水分,因为退热药是通过出汗来降低温度的,如果患儿体内水分不足,即使服用药物,也会造成体温不降或降温缓慢。
特别提醒,儿童所有的用药均需遵医嘱进行。
问题2:捂汗能降温吗?解答:当患儿说冷、出现寒战的时候可以盖被,但这并不意味着“捂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感到舒适。
若没有寒战,只有手脚凉,做好保暖就行。体温高热期和下降期,不要强行盖被。
问题3:除退热药,还有哪些方法可退热?解答:在患儿体温没超过38.5℃,或已经吃完退烧药了,隔一两个小时还没有退烧的趋势,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物理降温的方法有局部冷疗和全身冷疗两种方法。
★提醒:家长要注意物理降温操作的规范性,要以患儿的舒适、意愿为主,不要强迫。
局部冷疗:
采用冷毛巾、冰袋、化学制冷袋,通过传导方式散热。可以放置在前额、头顶部、体表大血管流经处(颈部两侧、腋窝、腹股沟等)。
切忌不要放在枕后、耳廓、阴囊、心前区、腹部、足底。
注意事项:
1、随时观察:随时观察、检查冰袋有无漏水,是否夹紧,同时要注意保持干燥。
2、观察用冷部位局部情况:观察患儿的皮肤色泽,防止冻伤。如出现发紫、麻木等不适情况要及时停止。
3、放置时间不超过30分钟。使用后的30分钟需要孩子的测体温,当体温下降至39℃以下,应取下冰袋。
血液循环障碍、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组织损伤、破裂或有开放性伤口、对冷过敏的、出疹性疾病,不能使用冷疗法。
全身冷疗(温水擦浴)
用大毛巾垫在擦拭部位下面,小毛巾拧至半干,以离心方向擦浴。
双上肢:
1.颈外侧→肩→肩上臂外侧→前臂外侧→手背。
2.侧胸→腋窝→上臂内侧→前臂内侧→手心。
腰背部:
侧卧位,从颈下肩部→臀部。
双下肢:仰卧位,
1.外侧:髂骨→下肢外侧→足背。
2.内侧:腹股沟→下肢内侧→内踝。
3.后侧:臀下→大腿后侧→腘窝→足跟。
每侧3分钟,全过程20分钟以内
如宝宝出现寒战、面色苍白、脉搏及呼吸异常,要停止擦浴。
注意事项:
1.擦浴过程中,随时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及全身反应;
2.禁忌部位:胸前区、腹部、后颈、足底;
3.擦浴时,以轻拍方式进行。避免摩擦。
以上参考文献为:《基础护理学》第6版
特别提醒,如果孩子出现疾病,医院就医,切莫耽误治疗。
唐淑华
主管护师
医院急诊室护士长
唐淑华,女,主管护师,双本科学历,学士学位。自毕业后在医院工作至今,年于上海医院进修急救专业半年,曾担任过新生儿病房、原内二病房(现内五)护士长,担任急诊护士长十余年。大连市护理学会急诊儿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急诊协作组委员;年被评为大连市优秀护士,年科室被评为“大连市三八红旗集体”,年被评为“辽宁省三八红旗集体”。曾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两篇,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三篇,新技术立项三项。对于小儿内科常见病的护理及急危重症的急救护理有着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
本期投稿:急诊室(转载须经授权)
本期图片:网络
本期编辑:蓓蕾V·C
您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