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手术别有洞天南方新闻网

2023/12/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我们在显微镜下所缝合的细小血管、神经等管道,很多直径不足1毫米。用的针比头发丝还细很多。”医院修复重建外科主任高峻青说。在无影灯下,有那么一群医生,他们在显微镜下完成手术。他们既有绣花姑娘的心灵手巧,又有马拉松运动员的体能和毅力;他们练就的是精湛技术、神医妙手。在第二个医师节到来期间,记者带你走近他们,了解显微镜下手术那不为人知的一面。南方日报记者夏小荔在血管和神经上“飞针走线”的医生神经外科是外科系统里“精密、精准、前沿”的代名词,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神经外科医生已经可以在人体最神秘、最精密的器官——大脑中实现精准的操作,完成各种不可思议的手术。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崔连旭说,神经外科手术的一个难点,便是在尽可能精确地进行病灶处理的同时,还得对周围脑组织的损伤降至最低。“大脑内的病灶大小不一,小的可以不到一厘米,大的可以像橙子那样大的尺寸,周围无一例外不是重要的血管、神经。”崔连旭说,因此,神经外科的手术,可以说都是在方寸之间完成的,陪伴神经外科医生战斗的“重要武器”便是神经显微镜。“显微镜下,是神经外科医生的‘战场’,毫厘之间的手术,不允许有半点差池。”崔连旭说,“神经外科医生在显微镜培训的时候,有一项考核便是用磨钻轻柔地磨除生鸡蛋的外壳,同时决不能伤到蛋壳下的薄膜。如同精雕艺术般的手法背后,是重如泰山的责任感。”在医学领域中,手外科医生堪称显微镜下的“微雕大师”,他们在无影灯下,透过纤毫毕现的高倍显微,拿着肉眼也看不见的针线,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在细若发丝的血管和神经上“飞针走线”,凭着一双巧手接活无数断指断趾。高峻青从20多年前进入骨科的第一天起,苦练的就是这门技艺。20多年来,他让许多患者离断的血管或组织获得重生。“我们在显微镜下所缝合的细小血管、神经等管道,很多直径不足1毫米。”高峻青说,“相比动脉,静脉血管壁更薄、更难接。”在如此细小的血管上,医生都要进行逐一缝合。零点几厘米的血管上,一般要缝6针,大的血管则要缝十几针。这不但考验医生的眼力,还考验他们的耐力。在长期繁重的工作中,高峻青不但练就了绣花姑娘的心灵手巧,还有马拉松运动员的体能和毅力,因为很多复杂的手术一做就是10多个小时。“血管缝合技术如果不过关,手术过后血管还是会堵塞,会直接导致组织的坏死。”高峻青说,虽然科室的医生都已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在学医期间已经过规范化训练,但是在临床科室还需要进行1年左右的严格训练。“医生们要在老鼠尾巴、兔子耳朵上进行刻苦训练,即使这样也只是具备基本断指再植的能力,真正要做到手术熟练,还需要数年时间的临床不断提高。”医院眼科中心主任晏世刚说,对于眼科医生来说,显微镜下手术是手、脚、脑、眼的协调。显微神经手术可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崔连旭说,显微镜下看似粗大的血管,现实里或许只有头发般粗细,如果医生无法精确、可控地完成手术,对病人将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显微镜是神经外科手术的利器重器,只有拥有足够实力的人,才能将它运用自如。在显微镜下,神经外科医生可以为患者实施多种手术,治疗神经系统肿瘤、脑出血、脑外伤、颅内血管畸形等疑难杂症。崔连旭说,今年他还实施了一例高难度的手术。患者刘女士(化名)是佛山本地人。生活中,她逐渐出现了面部感觉麻木,伴有行走不稳的症状。门诊的检查提示,刘女士左侧桥小脑区长了一个3×4×5cm的肿瘤,这个橘子大小的肿瘤同时压迫了刘女士的面神经和小脑,造成了日常生活里的不便。而刘女士不知道的是,桥小脑角区的肿瘤一直是神经外科手术中复杂的一类。因为肿瘤往往包裹着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稍有不慎,病人将出现听力丧失,严重的平衡失调等并发症,甚至有死亡可能。同时,桥小脑角区供给手术医生可操作的间隙,大约只有一枚1角硬币那样的大小。崔连旭亲自为刘女士实施了显微神经手术。术后的刘女士面部感觉明显好转,仅一周时间便已拆线出院,出院时行走平衡基本恢复。刘女士术后的伤口仅5厘米,被很好地隐藏在发际线内,头发长出来后无法发现。“一名神经外科医生,一般需要10年以上的经验,才敢说自己对大脑的结构、功能、手术的设计以及手术的把握有一定的信心。”崔连旭说。关乎抢救生命、提升生存质量的手术,高峻青几乎每周都能遇到。去年,医院还加入了“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加入国家级创伤救治大平台后,佛山乃至周边区域的严重创伤救治中心都会送到该院。“送到我们这里来的很多患者并非单纯的皮肤损伤、骨折。他们往往都是肢体严重的创伤,皮肤、肌肉、神经、血管、肌腱、最深部的骨头都存在严重的损伤,全部都需要修复。”高峻青说。连续十几个小时的手术是家常便饭在高倍显微镜下,面对着伤者血肉模糊的残肢断指,手里拿着几乎连肉眼也看不见的针线,聚精会神地对微细的血管和神经进行缝合,这就是高峻青每天的日常工作。小小的手指虽然面积不大,但结构精细,功能复杂,一旦受伤后治疗难度较大,功能的恢复与重建更是不容易,需要医生在手术时和术后的康复治疗中付出极大的心血。高峻青说,接指“活”既精细,又大量。要接活一根手指,可能需要缝上数不清的血管和神经。除了一些不得已做残端修补术的病例外,多数手术都要做七八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也属于家常便饭。医院修复重建外科医生梁礼汗说,8月5日—7日,科室连续3晚都有医生通宵手术。他告诉记者,8月6日是普通的一天,他一共参与了6台手术,其中4台是大手术。“8月6日早上还没到上班时间,我就接到了手术通知。”他说。原来,前一晚的10时,一名双下肢被农用机器损伤的病人被送到手术室抢救。前一班医生为患者通宵实施手术后,梁礼汗马上参与手术的另外一部分环节,手术持续到上午10时患者的血管才实现了复通。中午12时,手术才结束,患者被送到ICU(重症监护室)。这一天梁礼汗过得并不轻松。随后又陆续有被车轮碾压,导致左侧肢体创伤严重并肺部骨折的患者,以及肢体毁损,肌肉和骨骼分离的患者送来。他从8月6日的上午7时35分上手术台,直到8月7日9时多才下手术台。“其间只有趁手术交接时休息10多分钟。”梁礼汗说。高峻青说,手术室里分秒必争。“我们必须是以抢救生命为主,很多病人送来的时候存在创伤性失血休克、多发肢体损伤、失血量多,全身脏器功能都出现问题。”他说,在抢救生命后才是针对肢体创伤的救治。“血管接通有时限,必须在6—8小时内接通。不及时接通的话,肢体会出现坏死。”他说,之所以手术时间长,除了要对血管一点点缝合外,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比如,清创可能就耗费1—2小时。“很多时候伤口是开放的,我们必须把污染物一点点清理干净,否则术后会感染。”多年的临床生涯,高峻青不但练就了一双灵巧的手,足够的体力和耐心,还练出一副“铁胃铜肠”,只要一上手术台,可以连续多个小时不喝水、不吃饭、不上厕所,全神贯注地忘我工作。虽然科室收治的大部分病人多是工伤、车祸的社会弱势群体,但在高峻青看来,病人的身份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患者的利益重于一切。“很多患者送来时伤情严重、复杂,但只要有1%的可能,我们都会尽%的努力为病人保住肢体,甚至每个手指、脚趾,修复重建其肢体的功能。”在眼睛上“动刀子”手术中离不开显微镜的还有眼科手术。已经在眼科有30多年临床经验的晏世刚经常加班加点,一周手术安排总是在40台以上。手术量多不意味着质量差。在临床工作中,晏世刚坚持把好医疗质量关,术前仔细检查患者情况、精心设计手术,术中严格把好消毒隔离关、精益求精。近十年来,他所做的手术发生感染和手术并发症也是最少的。8月7日是七夕节,但对于晏世刚来说过得并不轻松。早上7:00,因夜里饱受肾绞痛,一夜未眠的晏世刚来到了B超室做检查,很快结果就出来了,结果为肾结石。当即,医生就建议他注意休息并进行治疗,但晏世刚却说:“病房还有很多病人在等着我去检查呢,不能因为我而耽误了病人的治疗。”随后,他来到了病房的检查室。那天,他强忍着病痛,继续着自己的工作。因忍受不了剧烈的疼痛,在护士长及其他医生的协助下,他肌注了一支止痛针。疼痛得到缓解的他又继续到手术室进行着手术。晏世刚接触的手术主要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手术,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等眼底病变的手术、药物、激光等治疗,复杂性眼外伤治疗,各种青光眼病诊治,眼科整形及眼眶疾病治疗等。他说,在眼睛上“动刀子”切口仅为毫米之间,因此要求精益求精。■医者人物群像无影灯下守护生命的人“妙手回春”“手到病除”是很多人对好医生的赞誉。看似冰冷的手术背后,却是无数医生的艰辛付出,他们工作强度高、工作压力大、手术风险高、身心疲惫,但是每次手术成功时他们内心都有巨大的喜悦。现在,让我们走近这群在无影灯下守护生命的医者,聆听他们的故事,倾听他们的心声。医院日间手术中心主任兼内镜中心主任刘洪珍:手术室里生命的“守护神”刘洪珍从医34年,对医术精益求精。年,他成功完成了首例肝移植手术的麻醉,至今共完成肝移植手术麻醉余例,使患者重获新生。他还承担了医院首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作为麻醉医生,除了要懂麻醉知识,还要懂外科、内科知识。麻醉医生就相当于手术室的一个内科医生。”刘洪珍说,病人手术中的生命体征、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机体内环境等都是由麻醉医生来维护的。同时,麻醉医生还需处理术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手术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因此麻醉医生也是手术室里生命的“守护神”。此外,麻醉医生还承担舒适医疗(无痛胃肠、支纤镜检查等)、无痛分娩、术后镇痛、疼痛治疗等任务,麻医院的每一个角落。◎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主任助理许兆延:对心肌梗塞患者永不言弃“心血管内科是一个考验医生精力和耐力的地方,这里遇到的很多病人病情凶险,但得到及时治疗的话,好转得非常快,预后还是很好的。”许兆延说。“急性心梗病人需要及时抢救、实施介入手术,否则随时有可能面对死亡。这类病人对医生来说,也是极大的考验。”许兆延说。他曾经救治过一名40多岁的急性心梗患者。“当时他反复室颤,但是我们依然不放弃救治,一边给他做心肺复苏,一边给他做介入手术。”许兆延说,“最后这么患者转危为安。如今10年过去了,他身体还很健康。”◎医院眼科主任朱敏:尊重每一名病人的“光明使者”“小时候看《人到中年》这部电影,主人公帮助别人重见光明那一幕深深地刻在我脑海中,从那时起我就立志成为一名眼科医生。”朱敏说,成为眼科医生后,当病人揭开纱布那一刹那,他脸上露出重见光明的笑容时是医生最有成就感、最自豪的时刻。从事眼科临床工作30多年的朱敏,以丰富的临床经验、娴熟的手术技巧以及细腻的与人相处之道,赢得了患者和同事的赞誉,被称为“光明使者”。面对疑难复杂的病例,她会详细诊察病人并制定治疗和手术方案。眼科经常接待的是近视患者、白内障患者及其他疾病引发失明的患者,因为担心失明或已经被失明困扰多年,很多患者前来就医时会表现得比较焦虑,有的表现为脾气暴躁。“对待这些病人,我们眼科医务人员要温言细语,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患者树立与病魔斗争的信心。”朱敏说,“病人失明的痛苦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因此,我们对病人要有耐心,解除他的焦虑心理。同时,也要实事求是地告诉患者他的病情。让他不要绝望,不要失去信心。”进入暑假高峰期,眼科每天要面对超过名病人,工作十分繁重。朱敏时常提醒科室的医护人员工作要认真负责。“如果对其中任何一名病人疏忽,那对病人来说,就是受到了百分之百的疏忽。所以,必须尊重每一名病人,也要真心对待每一名病人。”朱敏说。近年来,青少年近视防控形势严峻,朱敏又带领科室医务人员开展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医院胆道外科主任医师王军华:医术精湛的援疆医生“作为医生,就是要治病救人。那边医疗水平相对落后,更需要我们。”王军华说。年8月王军华主动报名援疆,踏上了万里之外的新疆伽师县开展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刚到新疆不久就接诊了28岁的患者古丽努尔·阿不力米提。她剧烈的腹痛已经持续半年,她的体重从50公斤降到30公斤,瘦如“纸片人”。为了治病,古丽努尔·阿不力米提不得不辞掉喜爱的工作,而前后7次住院治疗花费数万元,一家人陷入了困境。考虑患者可能为肠粘连并慢性不全性肠梗阻,必须马上进行手术治疗。但会诊意见不一,有声音认为,手术风险太大,王军华不应该冒这个险。但王军华迎难而上,最终,手术得以顺利完成。王军医院普外科时,科室专业力量非常薄弱。他就从细化科室着手,把原先的普外科细化分为肝胆外科和胃肠外科,其中胃肠道肿瘤病人在胃肠外科专科专治。医院创立肝胆外科、胃肠外科及开展超声介入诊疗技术,医院的13项技术空白。同时,他通过传帮带等方式,一支“带不走”的医医院逐步成长起来。医院妇产科主任董巨浪:上班时就像上了发条董巨浪说,她喜欢妇产科。“产妇顺利分娩后的喜悦、婴儿的哭啼、妇科各类手术的挑战以及手术成功的喜悦,还有从病人到朋友、从朋友到亲人一样的感觉。”董巨浪说。董巨浪夫妻俩都从医,临床工作很忙碌,所以当时才三个月的女儿只能送入托儿所,两个都倒班时女儿会住到楼上当老师的邻居家……女儿不到两岁,董巨浪的丈夫读硕士研究生去了外地,她要倒班、要手术,还要进修。那三年,她经常带着女儿一起值班。半夜有手术时,她只能去敲邻居家的门托带女儿。随着女儿慢慢长大,他们又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整天都是病人、病历、手术、开会、学习。科室一天天发展壮大,手术越做越多。因为丈夫是做MR(核磁共振)的,所有妇科肿瘤病人术前评估、产科胎盘植入、静脉血栓检查就是他的工作了。随着诊断准确率越来越高,良/恶性肿瘤、交界性肿瘤、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多少转移、有无疤痕妊娠植入、盆腔脓肿手术时机的选择……丈夫的工作与她的工作更是相辅相成。“作为医生每次手术成功都觉得特别愉悦。开心过后,很多时候会反思手术过程,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董巨浪说,“每台手术前都会做足准备,预判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损伤。”董巨浪说,作为医生每天的工作都是满满的,既要门诊,又要手术,一上班整个人就像上了发条。

转载请注明:
http://www.bianlishop.com/cgzby/140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