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话题小儿常见病之肠套叠

2016-12-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与鉴别一.来诊时的主要症状:1.阵发剧烈哭闹或腹痛:健康的孩子突然开始发作性的阵发哭闹,声音高亢、难以安抚,其声音之响让“整个病房或者邻居都能听到”;哭闹间歇期孩子也可以很安静,但时间不长又剧烈哭闹,如此反复常常让家属疲于应付而显得急燥慌乱,以至于让诊室现场也变得吵闹、杂乱。哭闹时家属会发现,平时常用的安抚孩子的办法都没有明显的作用,如喂奶、逗孩子、用玩具吸引、作鬼脸儿、抱着转变环境、暖肚子等,孩子的目光很难被吸引。接诊时通过询问、查体很难找到明确的解释孩子哭闹的疾病。2-3岁以上的大孩子有时会说或指出自己腹痛,并呈阵发性经过,腹痛时常用的解痉对症治疗效果不可靠,常不能中止腹痛发作或只“短暂有效”后很快开始下一轮的腹痛。2.呕吐:可以很轻或者无,更多时候早期孩子表现为“拒奶”:按平时喂养孩子的规律,往往错过1-2次以上孩子还没有吃奶的欲望,尤其是在夜间,母亲常描述为“给孩子喂奶也不吃”:孩子在哭闹完后更容易睡觉而不是进食。这与其他原因引起哭闹后常可被喂奶中止不同。如果在其他医疗单位作过对症治疗后再来诊,或者起病4-6小时以上时,常可见到呕吐的症状。随着哭闹时间的延长,呕吐的机会将越来越多,严重的也见到吐胆汁样或粪样的东西。3.血便:常为洗肉水样或者果酱样均匀一致的红色便,有时可与痢疾的粘液脓血便混淆。可能是现在对肠套叠的警惕,辅助检查介入的机会增加、时间提前,以至于误诊时间缩短,现在出现血水便或果酱便的孩子偏少。值得注意的是:在出现肠套叠后,还可以有1-2次正常大便。4.停止排便(排气):停止排便有时会比血便出现早,尤其是对原来有腹泻的基础疾病的孩子,原来还每天数次的腹泻,在用药物腹泻“突然减轻”,此时一定要小心肠套叠的并发症问题。5..基础疾病的症状:这个常被我们忽视。肠套叠常发生于腹泻、痢疾、呼吸道感染等的基础之上,原来就可能存在呕吐、进食少、哭闹、粘液血便(痢疾)等表现,此时一定要对原来的疾病仔细查看与判断,如果发现不符合原来疾病转归的情况,或有原来疾病不易解释的呕吐、哭闹、腹痛、血便时,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也有因基础疾病住院,在住院期间出现可疑肠套叠表现的,此时比原来健康突然出现肠套叠的孩子更难诊断。6.“负性”症状肠套叠:也有称为非疼痛性肠套叠,患儿在肠套叠以后不经过剧烈腹痛、阵发哭闹、呕吐等激烈的症状,直接进入拒食、嗜睡(睡眠明显增加或“叫不醒”)的状态。临床应该格外的警惕。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我们接诊前并不都是健康的孩子,所谓“负性症状”也只是针对肠套叠的剧烈腹痛、哭闹等相对而言的,如果原来有细菌性肠炎等能“解释”孩子的这些现象,我们的诊断将更加困难。7.其他:随病程进展,可能出现发热、腹胀、昏迷、抽搐、休克等。随着并发症的增加,单靠症状来鉴别就越困难。肠套叠的症状中,是以腹痛或阵发哭闹为核心。然而,更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那就是肠套叠发展过程中的“不全性肠梗阻”状态。此时患儿食欲下降但可能还能够进食;大便次数、性状变化但还通畅;精神有时差,但也有时可玩耍如常;肠套叠的症状时有时无、或轻或重。通常来说,只要可疑,我们就应该进入观察程序,同时给予必要的辅助检查和与家属进行必要的沟通。二.即刻分析:1.孩子年龄多大?肠套叠大致可分为原发性肠套叠和继发性肠套叠两大类。前者多见于2岁以下,发病前外观健康,能占到临床肠套叠的80%以上;后者在发病前或手术中都能发现引起肠套叠的基础疾病,临床见到的比较少。换句话说:所谓继发性,是有基础疾病的,如果在3-4岁以上的大孩子临床怀疑或确诊了肠套叠,则我们一定要注意:肠套叠是继发的,其背后还会有肠道的肿瘤、息肉、梅克尔憩室等原发的问题,这个往往比肠套叠更重要。说一些题外话:在很多的疾病,年龄都是很重要的因素,象毛细支气管炎、过敏性紫癜、咽后壁脓肿、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等等,有很多有年龄高发性的倾向,有时,年龄可以作为诊断依据存在,我们要注意收集这些信息。其他如流行病史、季节、疫苗接种史等都很重要,比如有不少发热出疹不典型的可疑麻疹的婴幼儿,我就是通过询问1周前的疫苗接种史而明确为麻疹疫苗接种后的不典型麻疹。2.哭闹多长时间了?了解发病的经过与时间在诊断上显得相当的重要,同样的没有查到哭闹或腹痛的原因,如果已经超过2个小时我们就应该警惕病理性的原因。4-6小时以上的腹痛或难以安抚的哭闹多有病理性因素,应该积极的观察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在婴幼儿的“难以安抚的哭闹”中,肠痉挛最常见,肠套叠及阑尾炎是最该注意的腹部外科问题,另外还有喉炎咳嗽时的咽痛、进食前哭闹疱疹性咽峡炎、喘息或鼻塞严重的毛细支气管炎、还没有发现的中耳炎、颅内压增高的头痛、腹泻引起的肛周疼痛、过敏性皮疹(局部或全身)前的皮肤搔痒、高热期的烦燥不安等。3.此前孩子还有什么不舒服?就是对基础疾病的判断,如果基础疾病表现为“痢疾”,但孩子现在哭闹难以安抚,或伴随大便量少、呕吐,则一定要小心的腹部触诊及必要的超声检查及反复的超声或X线检查;如果孩子原来是以“呕吐、腹泻、发热”这些典型的胃肠炎入院或治疗的孩子,如果治疗中呕吐的时间超出既往对这类胃肠炎的经验时间,或呕吐一度好转后又重新出现;再或者孩子腹泻症状的好转“超出我们的预料”、两次大便的时间间隔之长“让家长担心”;又或者孩子进食明显的减少引起“家长的重视”,我们都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诊断,并对可能存在的并发症作出判断,对辅助检查的调整、安排要有及时和有针对性。如果孩子入院就有容易引起肠套叠的基础疾病,那么,我们在诊治该类疾病时,就应该时时保持警惕,一旦有可疑表现,及时观察、记录、查体、与家属沟通和安排辅助检查。4.以前孩子有没有相似的哭闹?可以是基础疾病期间和基础疾病以前有无相似的问题,有时询问病史时,家属就可能给我们提供新的线索,这个应该有。三.查体:在全面的查体之上,重点是作好腹部的查体。这在哭闹的、2-3岁以下的孩子有时可能很困难,因为阑尾炎等外科急腹症也会引起“难以安抚”的哭闹,所以要重点排除。肠套叠的早期,腹部常柔软,取得孩子好感和家长配合后,用温暖的手轻揉患儿腹部,孩子不会因为我们的触压变得“更痛苦”,反而有时可能让孩子一过性的安静下来。最后明确为肠套叠的孩子,我能靠腹部触诊到典型“腊肠样包块”从而明确肠套叠的机会并不多,这可能是孩子缺乏配合,或者辅助检查阳性后很少再重复触诊有关,对腹部触诊技术及孩子和家长的配合也是重要因素。腹部触诊的另一个目的,是要判断孩子有没有明确的“腹部固定压痛”、“腹肌紧张”、“肝脾增大”、“斜疝嵌顿”等线索。腹痛(或阵发哭闹)、呕吐、血便和腹部包块是肠套叠的四大主征。发现任何一个或多个组合,都应该与肠套叠鉴别。对可能为“负性”症状的肠套叠保持高度的警惕。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共要多少钱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bianlishop.com/cgzzz/25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