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下通腑,变闭为通杏林名医董子亮肠梗阻
2016-11-3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董子亮,生于年,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就职于首都医科医院,从事中医内科的临床工作,有着四十余年的临床工作实践和临床教学经验。为北京市第四批、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医科医院首届杏林名医。
肠梗阻临证治验——杏林名医董子亮
肠梗阻多因腹部手术损伤或饮食失调、情志不畅、素体阳虚等造成肠道的通畅性遭到破坏,脏腑气机阻滞所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肠梗阻临床上以腹痛、腹胀、呕吐、大便不下、无排气为主要表现,属于中医“关格”范畴。
典型医案
邢某,男,79岁,已婚。年11月21日初诊。
腹胀腹痛半个月。患者1个月前因前列腺癌行化疗,医院住院康复观察,1个月内发作3次不完全性肠梗阻,转入普外科治疗,腹胀、腹痛不适,腹痛时作时止,痛无定处,发作持续1小时以上,嗳气,无矢气,大便不通,痛苦不堪。因患者素慕董老之名,指名要求请董老会诊。时患者腹胀如鼓,腹痛不堪,大便闭结,无排气,入睡困难,彻夜难眠。舌质红,苔白厚腻,脉弦滑。
关格。
湿热内蕴,腑气不通。
降气通腑。
大承气汤加减。
枳实15g厚朴10g大黄10g木香6g
乌药6g莱菔子15g槟榔15g元明粉10g(冲服)
3剂,水煎急服。
半个月之后,患者找到董老送了一幅自己的画作,并告诉董老,服药1剂之后腑气即通,腹胀腹痛涣然,叹为神奇。
肠梗阻发生以后,一般在治疗上会出现一个矛盾,即如何处理好攻下通腑与胃肠减压的矛盾。西医处理时一般要求禁食水,严格保障胃肠减压;中医认为“六腑以通为用”,《素问·五脏别论》曰:“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在治法上,中医常攻下通腑,变“闭”为“通”,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
摘自《明医馆丛刊》之《董子亮临证捷钥》
长按入伏第1天10根艾条每天灸胜千年人参夏季去红叶谷看百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