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过去了,肠癌至今未复发,但我还得谢
2023-3-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麦先生是位横结肠癌患者,也是我从医以来做的第一台腹腔镜横结肠癌根治手术。虽然最终手术结果很理想。19年过去了,他的肠癌再也未复发。但是在手术后前几年,每当饮食不当时,麦先生就会出现腹部隐痛、腹胀与肛门排便排气不正常的表现,尽管至今他也未发生过因肠梗阻要住院治疗的局面,并且五年过后,这些不适症状也都逐一消失不见了。但对普外疾病熟悉的网友都清楚,患者肠癌术后出现腹痛等临床表现,是肠粘连疾病导致。而患者肠癌术后之所以会发生肠粘连,不用说也与手术治疗有关,自然也是手术医生造成的问题了。
对向来追求患者手术完美的我来说,每看到患者痛苦的表情或听到他家人告诉我患者痛苦的消息时,心里都感到非常愧疚与难过。尽管五年以后,患者这些症状最终也消失了,身体也恢复很理想。
结肠癌
但因为它是我人生主刀做的第一台腹腔镜横结肠癌手术,每当我接诊结直肠癌患者、做结直肠患者手术,或者静下心来写有关结直肠癌方面的科普文章,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第一台横结肠癌手术。它也成了我心中一根永远无法拔除的刺,不时刺痛我的心,督促向麦先生道歉,督促我要更好地对待患者。它也给了我难以忘怀的警示:我的成长,是建立在病人的苦难上得来的,作为医生,我要更加用心呵护与回报患者。
说起来,当时麦先生的结肠癌手术,我是做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当时我几乎检索查阅了所有有关横结肠癌的腹腔镜文献,对横结肠的有关解剖知识,也是反复复习,还把当时广州购书中心涉及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图书与手术示教光盘,都全买来看了,事先也在心中模拟了整个手术操作过程。并且为了应付突发事件,我还用两年时间磨炼了我腹腔镜下的手工缝合操作技术,加上领导的支持,当时我院也拥有省内最先进的手术器械与腔镜系统。自认为手术准备万无一失了。
腹腔镜手术
然而,真正做起来手术来,却还是问题多多。比如:一是我的手术重复动作多;二是患者肠癌导致的术中粘连较多,导致我对横结肠癌的入路选择出现了犹豫不决;三是我在技术操作上存在不熟练;四是术前未考虑到手术配合的重要性,未加强助手手术的培训,以至于术中团队难于配合,我几乎往往要先帮助扶镜手调整好腹腔镜以便显露清楚术野,也要帮助与助手调整操作部位,以便更好地配合我的每一步手术操作,其中艰难大家想想也知道。用见过我手术视频并加以点评的李国新教授的话来说,我是在孤军奋战。
在早期的腹腔镜手术中,其实这医院是司空见惯的事。但也正是因为上述四方面的不足,让我的第一台横结肠癌手术,做得非常艰难,手术花的时间也特别长,术中也发生了一些不必要的小损伤。估计这也是造成麦先生做完横结肠癌根治手术后,反复出现肠粘连并发症的原因。
结肠癌
麦先生的横结肠癌手术,让我很快认识到了自己与团队间的种种不足,术后我们进行了反思,梳理了从术前准备到手术操作的每一步工作,总结了从手术前准备到术中操作中的经验与种种不足。术后利用腔镜模拟器的训练,加强了主刀与助手间的配合,很快我们团队就避免了手术中双方配合不足的缺点。
由此,在下一台同样的结肠癌手术中,我们就没有再出现同样的错误了,可以说,通过麦先生的横结肠癌手术,提升了我和我团队对结肠癌手术的认识,也获得了技术与临床经验上质的突破,但这一切却有可能是建立在麦先生的术后出现肠粘连痛苦之上的。
尽管术后我对麦先生呵护有加,我们之间也成为了好朋友,也长期关心他的健康。但我内心的愧疚之情,多年以来却一点也没有减少,长期积压在心中,它已经成了我的心病之一。今天我大声地说出来,既是表达我对麦先生的歉意。也是对所有在我成长阶段帮助过我的患者们,说声感谢!因为他们也是促进我各方面技术进步与成长的恩人,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技术上成熟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