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成功救治早产儿家属感恩送锦旗
2021-12-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为医尽心竭力、保我母子平安”寥寥数字却包含着一段家属、患儿及医护人员的温馨故事。5月18日,我院新生儿科接到患儿家属送来的锦旗,患儿在新生儿科住院期间,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用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患儿家属的认可。
患儿出生后因“早产生后呼吸困难、呻吟18分钟”住进了新生儿科病房。检查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轻度窒息、早产儿(小于胎龄儿)、低体重儿。科室立即给予猪肺磷脂替代治疗补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并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治疗4小时后患儿呼吸困难无明显改善,复查胸片不排除气胸,立即使用德尔格呼吸机高频振荡通气,患儿症状较前缓解。但在诊疗过程中患儿始终依赖高频振荡通气才能改善呼吸困难症状,模式不能调整,意味着患儿停呼吸机就比较困难。新生儿科主任刘国利组织全科医护人员进行该病例讨论,调整目前使用的抗生素。最终,经过系统的治疗及全科医护团队的精细护理,患儿临床症状逐渐缓解,并顺利脱机。5月18日,宝宝康复出院,患儿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为感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及细心呵护,特送锦旗一面以表示感谢。
同时,5月18日,在新生儿科副主任吕忠萍、护师罗孝艳及其他医护人员的精心准备下成功为一名30+4周双胎早产,体重仅有g的患儿进行了科室第一例新生儿脐静脉置管,建立中心静脉通道。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给危重新生儿建立一条安全、便捷的静脉通路。较外周静脉穿刺安全、可靠、因留置时间较长,可大大减少新生儿反复穿刺针扎带来的痛苦,同时能减少外周血管的刺激,起到保护性作用。适用于病情危重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特殊药物及高渗透压静脉营养药物使用,为抢救患儿及时用药提供了安全保障通道。
新生儿科—
新生儿科专家简介
刘国利
新生儿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遵义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年11月至年5月在医院进修学习;年6月至9月在遵义医学院新生儿科专科培训。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及各系统危重症尤其是新生儿基本的救治。在省级正式刊物发表论文两篇:《剖宫产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羊水三度粪染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研究》。申世琴
新生儿科专家
副主任医师
毕节市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一届委员,金沙县专家库成员,年毕业于遵义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大学学历,学士学位,从事儿科学、诊断学教学工作12年,年晋升为主治医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年底至今从事新生儿临床专业工作,医院、医院、遵义医学院进修学习,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常参加省内外新生儿各种学术活动,擅长于儿科、新生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年参加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举办的仿真新生儿复苏模拟培训,能训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对新生儿常见重症疾病、早产儿管理等有很深刻的认识,能训练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支持,并在省内外刊物发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糖监测的意义》,《小儿急性重症手足口病39例临床分析》、《急性马桑果中毒3例临床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50例临床观察》等论文。被县卫生局评为先进工作者,、、、、年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年被评为优秀工作者。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