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这样补钾,我看行
2018-6-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钾是身体内主要的电解质之一,低钾血症常见于临床各科,当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时,称为低钾血症。那么,血钾低了怎么办?能怎么办,补呗!低钾血症的基础治疗即为补钾。除此之外,还应尽可能找到低钾血症的原因,针对病因,才能解决原发病,从根本上解决低钾血症,而不是让病人一直长期处于一个补钾的状态。
钾的生理作用
1保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
2保持心脏的正常功能
3维持细胞渗透压调剂酸碱平衡
4维持细胞的新陈代谢
低钾血症的病因
低摄钾长期节食、偏食、厌食,每日摄钾<3g,持续2周以上。钾离子具有“不吃也排”的特性,摄入不足必然导致低钾。
1
高排钾持续呕吐、腹泻、大量出汗、胃肠引流及消化道瘘等均易因消化液丢失而导致低钾。部分肾脏疾病也会引起尿中钾排泄增加。
2
副作用如呋塞米及噻嗪类药物通过抑制近端肾小管对钾的重吸收以及促使促使远端肾小管排钾增加等机制,出现低钾血症的不良反应;地塞米松引起低钾血症是因其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发挥醛固酮样潴钠排钾作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胰岛素用量过大时也易导致低钾血症。
3
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
神经肌肉系统
肌无力、神经和肌肉应激性减退
甚至瘫痪
中枢神经系统
精神抑郁、倦怠、嗜睡
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心血管系统
心肌兴奋性增高,心脏停止收缩的状态
以致出现心悸、心律失常等
消化系统
恶心、腹胀、食欲不振
肠鸣音消失、麻痹性肠梗阻等
泌尿系统
多尿、夜尿增多、肾功能障碍等
低钾血症的治疗方法
初级阶段——口服补钾
口服补钾是最直接、最安全、最简单易行的补钾方法,肠道吸收率可达90%,且维持时间最长。口服补钾也常用于轻型低钾血症患者的预防性用药。需注意的是,口服补钾时,会对消化道黏膜有刺激作用,服用后会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消化性溃疡及出血。氯化钾、枸橼酸钾、醋酸钾、谷氨酸钾等都可用于临床补钾,其中氯化钾较为常用。相较于氯化钾片,氯化钾缓释片能够明显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并且使钾缓慢释放以稳定血钾浓度,避免高钾血症。
枸橼酸钾颗粒——每次1~2包,3次/日。
氯化钾缓释片——1g,3次/日。
氯化钾注射液——10~20ml,3次/日。
中级阶段——静脉补钾
当患者不能口服或者缺钾较为严重时,可以采用静脉补钾的方式进行补钾,能及时快速纠正低钾血症、降低并发症的风险。静脉补钾量应根据患者的血清钾浓度和尿量而定,不可盲目输入钾。目前临床上有多种补钾公式,笔者比较倾向于下列公式:
补钾量=(4.5mmol/L-血清钾值)×0.3×体重(kg)+尿排钾量。
值得一提的是,补钾量是钾的量,而不是氯化钾的量。氯化钾和钾的换算:10%Kcl1ml=1.34mmoLK。
高级阶段——微泵补钾
微泵静脉补钾速度均匀,药量准确,能保持最佳有效血药浓度,同时可以减少补液量。说到补液量,一定想到心功能不全,所以这种方法是抢救心功能不全,合并严重低钾血症的最佳途径。但缺点是引起高钾血症风险最大,随之的注意事项也较多。其中一个大家都疏忽的地方是,一定要注意选择质量好点的输液泵,否则万一一下泵入过多氯化钾,可引起心脏骤停。
补钾的注意事项
1补钾浓度浓度不宜超过40~60mmol/L(氯化钾3g/L),应稀释后静脉滴注,不可静脉注射,以免血钾浓度突然升高导致心脏骤停。
2补钾速度速度不宜超过10~20mmol/h。若患者主述注射部位疼痛严重,应减慢滴速。
3血管选择由于钾盐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易导致较小的静脉血管平滑肌痉挛或者是静脉液路不畅,因此静脉补钾时宜选用较粗大的浅表静脉。
4服药方法10%氯化钾注射液服用时可以配以牛奶、果汁,温水稀释后口服。所有剂型口服时推荐在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黏膜的刺激。
5不良反应注意观察患者在补钾过程中的状态并监测血钾浓度,若出现四肢麻木酸痛、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心脏搏动缓慢等,应暂停补钾,因为这些表明患者出现了高血钾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