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丨这些艾滋病常识家长必须告诉

2018-2-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今天是12月1日

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

自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现至今

短短30多年间

艾滋病就像幽灵一样拉扯着人们的神经

谈“艾”色变的不乏大有人在

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

家长们应该如何科学地

跟孩子谈艾滋病,教孩子认识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英文缩写“AIDS”

是由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即艾滋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综合症

那患艾滋病后都有哪些表现呢?

这些症状需警惕

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部分病人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痫及痴呆等。另外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其特点为:

①除腹股沟以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

②淋巴结直径≥1cm,无压痛,无粘连;

③上述①或②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

HIV相关机会性感染及肿瘤的常见症状如下:发热、盗汗、淋巴结肿大、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头痛、呕吐、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难、食欲下降、口腔白斑及溃疡、各种皮疹、视力下降、失明、痴呆、癫痫、肢体瘫痪、消瘦、贫血、二便失禁、尿储留、肠梗阻等。

HIV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3种传播途径分别为:

1.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

2.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

3.血液传播:

①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

②输入被污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③日常生活中共用血液污染的剃须刀,牙刷以及纹身、纹眉等美容器械等。

艾滋病认知8大误区

除了以上三条外,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艾滋病还有其他传播途径。所以正常生活、工作、娱乐、运动等是不会传染艾滋病的,但是大家还是对艾滋病有一种莫名的恐惧。

其实大家不必谈“艾”色变,希望更多的人能对艾滋病有正确的认识,科学的预防措施,树立健康意识,以下是人民网总结的8大艾滋病认知误区。

个人如何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传播途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行为和习惯,因而预防艾滋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做得到的。

?洁身自爱,不搞性乱,不卖淫嫖娼,性行为安全。

?不吸毒,特别不要与人共用针筒静脉注射毒品。

?不输入未经检测的血液。

?任何注射,最好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

?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纹身、美容。

?不要注射未经国家批准进口的血制品。

?不要与人共用剃须刀、牙刷。

看完的家长赶紧给孩子普及常识,教育孩子做好自己,远离艾滋病!

文章内容和图片来自网络,轻轻家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bianlishop.com/cgzzl/64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