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再现成人小肠蛔虫症反复误诊1例分

2017-2-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1病历摘要

女,57岁。因间歇性腹胀腹痛20a余入院。疼痛反复发作,间期正常,无放射性,呈阵发性,性质不定,无节律性,多出现在夜间,与季节无关,偶伴腹泻,2~3次/d,稀便,无黏液及脓血,便后疼痛缓解。食欲不振,乏力、纳差、全身瘙痒。无恶心呕吐、呕血,无吞咽困难、返酸、暖气。无便秘、便血、脂肪痢和陶土样大便。

医院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给予抗感染和支持等治疗后略有好转。医院诊断为慢性阑尾炎,手术切除后症状依然存在。查体:T36.3℃,R17次/mm,P80次/mm,BP/80mmHg。痛苦病容,明显消瘦。腹胀,未见肠型,弥漫性轻度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脐下可见一长约12cm手术瘢痕,右下腹可见一长约7cm手术瘢痕。查血WBC3.27xl09/L。入院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入院后腹部CT平扫示:子宫切除术后改变。腹部立位片示:腹部肠管内散在积气影,肠管无扩张,肠管内无明显气液平面,双膈下未见游离气体。电子胃镜和电子肠镜均未见明显病变。

全消化道气钡双层造影检查:小肠内见双线状弧形强回声光影,提示小肠蛔虫症。结合病史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为小肠蛔虫症。

给予阿苯达唑、驱虫排虫乌梅汤等治疗,次日上午便出蛔虫3条,以后陆续排出数条蛔虫。经支持治疗,腹部疼痛不适基本消失,食欲明显增强,病愈出院。

2讨论

本病困扰患者20a余,先后被误诊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阑尾炎和粘连性肠梗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多数发病缓慢,病程呈反复发作。发作间期症状缓解。主要症状为持续性或间歇性下腹痛或左下腹痛,腹泻,血便、脓血便或黏液便。急性发病或重症者有发热、贫血、消瘦。纤维结肠镜检查:受累结肠黏膜呈现多发性浅表溃疡,伴有充血、水肿。X线钡剂灌肠:黏膜紊乱及(或)有细颗粒变化:多发性浅龛影或小的充盈缺损。根据以上这些特征应该可以与小肠蛔虫症进行鉴别。

慢性阑尾炎患者既往有急性阑尾炎发作病史,经常有右下腹疼痛,有的患者仅有隐痛或不适。主要的体征是阑尾点的局限性压痛,位置也比较固定.X线钡剂灌肠透视检查可见阑尾不充盈或充盈不全。阑尾腔不规则,72h后透视复查阑尾腔内仍有钡剂残留。右下腹B超检查有无炎性包块,对判断病程有一定帮助。详尽询问病史,仔细检查,也不难准确诊断。

粘连性肠梗阻的典型症状是阵发性腹部绞痛、腹胀和恶心呕吐,多无排便排气。常见体征有腹部肠型及蠕动波,有局限性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阵发性亢进或有气过水声。X线检查可见肠胀气及气液面。常有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结合病史、体征及腹部X线片也可进行诊断。

该病长期、反复被误诊与多种原因有关。一是症状不典型。二是接诊医生未详细了解病情变化。过分依赖辅助检查结果。三是辅助检查不细致,造成漏诊。

大便镜检是简便易行的方法,但多次检查均未发现蛔虫卵,可通过增加检测次数或采用沉淀集卵法或饱和氯化钠溶液浮聚法以提高检出率:全消化道气钡双层造影检查结果是本例患者能够确诊的一个重要依据。

(中国误诊学杂志年Il月第11卷第33期何晓霞参考文献略)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白癜风早期

转载请注明:
http://www.bianlishop.com/cgzzl/34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