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领导命令得不到执行,形成肠梗阻
2025/2/2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资治通鉴·汉纪》(灵帝光和五年,壬戌,公元年)
本文核心:
政策的生命在于执行、落地。一个公司或组织,领导发出指令,如果被移花接木、大打折扣,甚至被人利用来打击那些正直清廉的人,那么这个公司已经政令不通,大概率快玩完了。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皇权得不到很好的贯彻和执行,所以朝政越发腐败,民不聊生,终于导致黄巾起义的爆发。而这一切,起源于政令不畅通,形成了“肠梗阻”。这是公司治理和组织运转中大领导需要注意的问题。
东汉时灵帝下诏检举为害百姓的刺史和郡守。而位居三公、大权在握的太尉许戫和司空张济投靠有权势的宦官,收受贿赂,对那些担任刺史、郡守的宦官子弟,尽管他们贪赃枉法、声名狼藉,睁眼闭眼全不敢过问,却毫无根据地检举了地处边远小郡,清廉而颇有政绩的官员26人,使他们蒙受不白之冤。这些官员的部属及治下的老百姓,纷纷到洛阳皇宫门前为他们申诉。灵帝为此责备了许戫、张济,并将那些被征召问罪的官员,全都任命为议郎。
这个史料也有一个光亮点,即那些被诬告的原本清廉而颇有政绩的官员因祸得福,被灵帝任命为议郎。这说明虽然灵帝头脑清醒,知错能改,但当时宦官专权的整个大势不可逆转,朝政烂透,已经无济于事了。
诏公卿以谣言举刺史、二千石为民蠹害者。太尉许、司空张济承望内官,受取货赂,其宦者子弟、宾客,虽贪污秽浊,皆不敢问,而虚纠边远小郡清修有惠化者二十六人,吏民诣阙陈诉。司徒陈耽上言:“公卿所举,率党其私,所谓放鸱枭而囚鸾凤。”帝以让、济,由是诸坐谣言徵者,悉拜议郎。
灵帝下诏,命令公卿根据流传的民谣,检举为害百姓的刺史和郡守。太尉许和司空张济投靠有权势的宦官,收受贿赂,对那些担任刺史、郡守的宦官子弟或宾客,尽管他们贪赃枉法、声名狼藉,全不敢过问,却毫无根据地检举了地处边远小郡,清廉而颇有政绩的官员二十六人。这些官员的部属及治下的百姓,到洛阳皇宫门前为他们申诉。司徒陈耽上书说:“这次公卿的检举行动,大都包庇各自的私党,正是所谓是放走鸱枭那样的恶鸟,而将凤凰囚禁起来。”灵帝为此责备了许、张济,并将那些因所谓民谣而被征召问罪的官员,全都任命为议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