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汉证明我是男的跑5个月,涉事单

2024/3/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

将档案中的性别由“女”改成“男”到底有多难?郑州退休老人田先生对此深有体会。据《大河报》报道,田先生今年63岁,从银行退休的他,去年底听闻部队转业工人在退休后可以申请补助,他便前往办理相关手续,但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养老金发放档案中性别信息被标注成了“女”,为了不耽误申请补助,从今年2月起,他多次往返于原单位和省社保局要求改正这个错误的性别信息,但一直没有结果。而在媒体报道之后,其遭遇见报当天上午,他的身份信息就被改好。

▲最新打印表,田先生的性别信息已更正为“男”。图据《大河报》

拿身份证去办事窗口却无法证明自己是男的,这是何等的魔幻现实主义?对类似的奇葩证明我们早已“审丑疲劳”,但当这样的事件再次发生时,依然还是在舆论场掀起波澜,这不能不让人怀疑,中央简政放权、提升服务效率的要求,在基层服务部门有没有得到彻底贯彻?

田先生申请修改性别的过程,体现了基层服务部门两种典型的工作作风。其一,当他拿着身份证去省社保局反馈时,工作人员却告诉他,企业离退休信息更改窗口只“对公不对私”,只能通过原单位一步步走流程。这是默守陈规,不肯变通;其二,当田先生通过原单位提交材料,五个多月过去了,事情却没有任何进展,因为原单位压根就没有将材料提交给省社保局。这是工作态度懒散,无视员工基本诉求。

我们应当承认,基层奇葩证明背后连接的往往是一些僵化的规定,窗口人员说“对公不对私”,或许是按程序办事,但基层行政服务,一个重要原则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田先生本人携带身份证已足以证明身份,另设的流程是否真有必要?

而原工作单位在收到其性别修改材料后,长达几个月的时间竟然都没有提交。当事人心急如焚,单位淡定如山,极为鲜明的对比之下,是涉事单位傲慢的工作态度与对员工权益的无视。作为国企单位,如此傲慢的底气来自哪里?

老人为证明自己的性别“跑断腿”,这样的现实让人遗憾。李克强在年怒斥“证明你妈是你妈是天大的笑话”之后,围绕中央到基层的简政放权改革与奇葩证明清理,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年。三年来,基层服务中不少肠梗阻被打破,办事效率得到提升。但近来这样的新闻再次出现,意味着,简政放权落到实地,基层提高服务效率,依然事功未竟。

不否认,基层服务窗口提升办事效率,面临不同职能部门合作与沟通的问题,若有部门利益扯皮,各部门成为行政“孤岛”,民众的办事效率必然降低。但要看到,民众申请更改身份信息,是正常权利;服务窗口为公民修改身份信息,是必须要履行的义务,如果工作人员无视民众诉求,百般刁难,无疑就是失职。

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各级党政机关“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说到底,老人奔波五个月无法修改身份信息,是基层服务部门没有将“人民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没有真正呼应人民群众的诉求,这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背道而驰。

通过诉诸媒体,老人终于将档案信息改了过来,结束了这么长时间的折腾。但个案式解决路径无法让人欣慰:什么时候,基层服务部门能真正呼应民众诉求了,真正将“人民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了,公民的权益才能得到普遍保障。到那时,“证明我是我”之类的奇葩证明或许才能绝迹,民众再欣慰也不晚。

END

文丨王言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bianlishop.com/cgzzl/143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