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母亲的爱医保卡攒几千给闺女买维生素,
2022-12-3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医院了,医生好说歹说,才说服她做胃镜。
医保卡拿出来,里边足足几千块,奶奶说,留着给闺女买维生素。
可没想到,张奶奶患了肠癌。这下不想让女儿知道也不行了。
1
从武术队退役那天,正好是莫小可二十五岁生日。
从一个有着江湖梦的小姑娘沦为待业小青年,这种落差可想而知。所以,跟几个师兄弟出去告别,她一感慨,喝多了。
“咚咚咚。”不知道几点,有人猛敲她的房门。
莫小可抓起枕头,盖在了脑袋上。
敲门声停了。
然后,外面传来隐隐约约的呻吟。
莫小可正要重新沉入黑甜乡,迷迷糊糊中突然一个机灵。
这声音是张奶奶呀,我的天,老太太咋了!
2
张奶奶是住在莫小可家对面的邻居,也是这个一环内老胡同里的名人。
她出名,是因为她的女儿孙乐。
张奶奶当初结婚后一直没有孩子,到了三十五岁才终于怀上孙乐。虽然那时候条件有限,可因为这个女儿来得太不容易,张奶奶和丈夫都恨不得把她捧在手心里疼。
孙乐自己也争气,长得漂亮,成绩也好。她是胡同里出去的第一个名牌大学学生,又被公派留学了两年,回国后留在了沪上知名投行公司工作。
很长一段时间,包括莫小可小时候,她都是“别人家孩子”的代名词。直到现在,胡同里那些中学生最怕的,还是自己父母开口说,“你看看人家乐乐,再看看你自己……”
“有啥用,”前几天乘凉时邻居们羡慕地提起孙乐,张奶奶笑着谦虚,“三十二了,男朋友都没有一个呢。问她吧,总说工作忙,没时间考虑。”
莫小可倒是很羡慕。
那可是沪上高端写字楼里走出来的年薪百万大白领呀,要什么男朋友?做一个专心搞钱的小姐姐,它不香吗?
唯一的不足,就是孙乐不能经常回来,更不能陪在张奶奶身边。
以前其实还好,孙爷爷还在。
老头儿喜欢早起,拉着老伴的手,从早市儿的这头走到那头,比较一下这家的生菜一块三,那家要卖一块五,到底差在哪儿。
等逛累了,也精挑细选了最新鲜便宜的蔬菜,再挑两个蛋烘糕或者鸡蛋灌饼作早餐,老两口便打道回府。
偶尔莫小可在,这早餐里便会有她的一份。
自从十年前商场火灾,在那里开糖果店的爸妈再也回不来,张奶奶那就成了她的第二个家。
后来孙爷爷突发脑溢血没救过来,是莫小可和邻居们一起帮张奶奶准备的后事。
等孙乐回来,老头儿已经整整齐齐躺在了棺材里,最后一面都没见着。
那时候就有邻居私下议论,说儿女出息好是好,就是借不上力。
可所有人,还是忍不住盼着,出息的是自己家儿女。
人就是这么矛盾,莫小可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3
“小可,”也许是以为她没听见,张奶奶又开始敲门,“你快起来,我这肚子拧着劲儿疼……”
莫小可赶紧蹦下床,鞋都顾不上穿,三两步跑过去拉开门。
“肚子疼?”看见张奶奶惨白的脸色,她吓了一跳,“您又拉肚子了?”
“没拉。”
“那咋了?您吃啥了?”
“就一小块苹果……”老太太弯着腰,手按在小腹上,神情痛苦,“肚子涨得邦邦硬,想排气也排不出来,从昨晚疼到现在……”
莫小可急了。
前段时间她办退役手续的时候,没事儿就待在家里一边休息一边找工作。恰好有一天买了西瓜去张奶奶家,结果老太太一个转身的功夫,晕倒了。
医院遇到个陪诊师,指导她们挂了骨科,发现是颈椎问题就每天去治疗。当时莫小可就发现张奶奶胃肠有问题,不是便秘就是腹泻。她本想顺便带她看消化内科,可老太太一听说要做肠镜,死活都不肯去,加上其他病友也说岁数大了很正常,这件事便这么拖了下来。
“哎呀,不行了,这肚子……”张奶奶整个人已经委顿下去,冷汗顺着脸往下淌。
莫小可把人抱到沙发上,抹了一把脸,“您别急,我马上叫救护车。”
不知道是不是运气不好,告诉莫小可,他们暂时派不出车,要等40分钟。而另一边,张奶奶已经蜷缩成了一只煮熟了的虾,嘴里不停地哼哼着。
莫小可突然发现,原本的胖老太太,后背似乎瘦了不少,心里咯噔一下,再也不敢等了。
她扶着张奶奶坐起来,自己蹲在她面前,“奶奶,我背你下楼,医院。”
莫小可住的胡同是在老城区,房子有些年头了,楼梯都是后面翻修过的,更别提电梯了。
张奶奶看着她窄窄的小腰,拧着眉摇头,“不用,挺沉的,你一个小姑娘。”
“奶奶,我可是练武术的。”莫小可催她,“您快点趴上来。”
“对呀,我们小可是武术冠军。”张奶奶本想笑,却哎呦了一声,“又来了,谁抽我的肠子……哎……”
4
也幸好莫小可身强体壮,要不然张奶奶这一百多斤,真不知道要怎么背下楼。
医院,都是一身汗。张奶奶是疼的,莫小可是累的。
接诊的是一位年轻的男医生,但经验不差,立刻判断出张奶奶是肠梗阻,安排灌了肠。莫小可又连扶带抱地带她去了两次厕所,老太太这才好了些。
“行了,没事儿了,咱回家吧。”刚缓过来点,张奶奶就说。
“我建议,”医生赶紧打断,“您这种情况还是要做个肠镜。”
“我不做我不做,”张奶奶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那个一想就难受,我都这个岁数了,可不能遭那种罪。”
“现在有无痛的,你睡一觉就做完了。”男医生很有耐心,哄小孩一样。
可张奶奶还是摇头,“花那钱干啥,我都好了。”
“奶奶,”莫小可抿起唇,“您这样我乐乐姐知道了肯定担心。她一年赚那么多钱,可不是为了让您舍不得花钱看病的。”
“你只看见她赚得多,”张奶奶叹了一口气,“一个女孩子,孤身一人在外面,哪有那么容易的?”
“而且她正准备在上海买房子呢,我这个当妈的本来就帮不上她忙,能省点是点…….”
“奶奶,”男医生笑了,“您可真是个好母亲。不过要换成是我妈,她像您这样我心里可不好过了。”
“就是啊张奶奶,”莫小可也劝,“我这就去交钱。您舍不得乐乐姐花,我花总行吧?我也是您半个孙女……”
说着她转身就走,急得老太太赶紧伸手来拉。
“谁用你花?”张奶奶瞪着莫小可,“挺大个姑娘了,工作还没着落呢,心咋这么大?”
“奶奶不是没钱,医院就各种检查,一点不像我们年轻那会儿,人家大夫一看就知道毛病在哪。奶奶是不愿意浪费……”
“奶奶,”男医生很无奈,“做检查不是浪费。我们医生又不是神仙,隔着您的肚子看不见里面长啥样。您不彻底检查一下,咱这病就没法确诊。”
好说歹说,张奶奶拿出了医保卡。
莫小可一看,里面已经攒了好几千了,说要给孙乐买维生素。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她眼圈都有点发涩。
医生刚刚悄悄拉着她说的话又浮现在耳边。他说,“小姑娘,从你说的症状看,我怀疑这位奶奶有肠道肿瘤的可能…….你最好劝劝,咱们早发现早治疗……”
5
张奶奶的肠道真的长了肿瘤,已经有鸽子蛋大。这也是她肠梗阻的原因。
男医生的建议是住院,做病理。
“你最好联系一下她家里人…….万一是恶性的,治疗方案你能做主吗?”他说。
“恶性?”莫小可还有点反应不过来,“您是说,肠癌?”
“只是怀疑。”
莫小可呆住,“可是我奶奶身体一向很好的……她经常锻炼,去年还跟别的老头老太太出去旅游了……”
“这和身体好不好没关系。”
“那要做手术吗?”
“看病理情况吧……也要根据家属意见。”
莫小可没敢告诉张奶奶。
“医生说要住院,做进一步检查。”她含混地说。
“你别听他的。”张奶奶还在固执,“医生就是会吓唬人。我现在都好好的了,住什么院?”
莫小可知道这事儿自己做不了主,就趁着张奶奶午睡,拿起她的电话打给孙乐。
滴声响了许久,可电话那端却始终无人接听。
她又打电话给男医生,对方也猜到了张奶奶的态度,只好建议她先拿着肠镜报告单去给自己老师看看再说。
医院的时候,已经11点。
一般这种专家,一周只坐诊半天或者一天,错过只能下周请早。
“复诊?”就在莫小可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又遇到了上次那个四十来岁的陪诊师。
莫小可点头。
“可以和医生商量商量,给你加个号。毕竟是复诊的,什么检查都有了,看起来很快。”对方建议。
莫小可于是又返回诊室门口。
可她到底脸皮薄,试了几次,也没好意思敲门。
恰好一个年轻的男生出来。男生看起来像是医学生,只有二十出头的样子,眼镜片很厚,神情疲惫。
“医生,能不能加个号?”莫小可弱弱地问。
“你自己看看,”他指了指等候区,“我老师下午还有学术交流呢,现在给你加了,对别人公平吗?”
莫小可蔫了。
她知道人家说得没毛病,可她又不甘心,只好坐在门口,一旦有人被叫号,就和人家商量让自己问一句话。
但大家都生病,都心情不好,谁给谁让地方呢?
“唉。”莫小可愁得都不行了。
看个病,可真难呀。
6
落在叶栩眼里的,就是这样一个莫小可。
他抱着胸,斜倚在墙边,透过来来往往的病人和家属,也透过五年的时光,看着那个留在了时光里的人。
如果当初没有……他们现在会怎么样呢?
她说她家老房子没有阳台,她想要个有阳台的小房子,然后在阳台上种满太阳花。她说那是一种很有生机的花,只要有点阳光就开得灿烂,她也想那样。
现在他已经有了这样的房子,可却没有了那个种花的人。
曾经想要穿着白大褂治病救人的少年,也早就成了销售药品的市侩商人。
时光无情呀。
叶栩低下头,指尖蹭了蹭额角,有些落寞地笑了。
莫小可提着一袋子资料去了一趟洗手间,回来就被那个小大夫告知,老师给她加了个号,等所有病人看完了就轮到她。
“真的?”莫小可很惊喜,都想给人家鞠躬了。
小大夫却板着脸,“你把材料都准备好,病情发展理清楚,要是磨磨蹭蹭的,我老师就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了。”
“哎!”莫小可响亮地答应了一声。
结果把报告拿给专家一看,专家也说,从位置形态来看,恶性的可能性很大,建议住院做病理。
回家的路上,莫小可一边开车一边抹眼泪。
父母突然去世,要不是邻居们,尤其是张奶奶一家,她估计连赔偿款都要不到手,更是不知道后事要怎么办。没想到有一天,张奶奶会得这种病。
在楼下买了张奶奶爱吃的桃酥提上去,老太太正在接电话。
“我没给你打呀,谁知道呢,没注意碰着了吧。”她说着笑起来,“不用惦记妈,妈这边好着呢。”
“吃饭也挺好,小可在家,看她见我就着豆瓣都能多吃一小碗干饭。”
莫小可:“……”
“奶奶,您生病的事……”
她话还没说完,张奶奶连忙转过身,冲着她使眼色。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