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囊空肠导管治疗炎性肠梗阻疗效显著

2016-11-2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患者因左卵巢囊肿扭转术后,曾肛门排气进食,于第10天出现进行腹胀,诊断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经积极对症治疗7天无缓解迹象。于年12月26日11时许插入液囊空肠导管。腹部图片(图1),次日9时许腹部图片(图2),导管已进入小肠,每日吸出胆汁样液体约毫升。腹胀已明显减轻。经导管滴注石蜡油及其他对症治疗,于第4天症状消失。回访近6年,肠梗阻未再发。图1:12月27日X光腹部平卧片液囊空肠导管向幽门方向运行

图2:12月27日X光腹部平卧片显示液囊空肠导管已进入空肠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概念是我国著名外科学家黎介寿院士首次提出的,为国内外学者接受,在指导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令医患双方头痛的事。患者痛苦不堪,医疗费用剧增,时有人财两空;医者疲于应付并发症,往往心力交瘁。

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传统的胃管操作虽简便,但无法吸取肠道内的液体,效果有限。近年开发的肠梗阻导管,需在胃镜或X光透视的帮助下,才能进入肠腔,操作困难。受病情、设备技术等的限制。

液囊空肠导管是具有我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新型鼻肠管。其主要特点是:操作简易,能自行快速进入小肠,已广泛用于临床诸多学科,如对手术后的并发症防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液囊空肠导管的推广普及应用,越来越多临床医师将液囊空肠导管用于肠梗阻的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









































哪里治白癜风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bianlishop.com/cgzyf/14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