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早期症状隐匿,发现时可能是中晚期

2021-7-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我年纪轻轻,为什么要做肠镜?”“每天大便很正常,会有什么问题?”“肠镜很痛苦吧,会不会戳破肠子?”大部分人都会有类似的问题

有很多人肠道没有不舒服,肠镜却发现直肠或结肠息肉,有些息肉病理结果甚至是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癌前病变。

49岁的赵先生,平时不抽烟、不喝酒,注意锻炼,身体很好。3个月前,他偶然听说一个50多岁的亲戚被诊断为晚期直肠癌,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初期症状是大便带血,被当成痔疮治疗了一年多。这个消息让老赵吓了一跳,他长期坐着工作,也有痔疮,一旦“上火”,就会大便带血。于是,老赵急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庄競,庄競为其预约了肠镜检查。结果发现,在乙状结肠距肛门20cm处,发现两枚直径0.4cm-0.6cm大小的息肉,另在横结肠还发现有3个比较小的息肉,直径约0.3cm大小。病理提示:符合管状绒毛状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其实就是早癌,可以限期内镜下切除。

结直肠癌早期发出的“求救信号”

庄競介绍,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它的发展历程犹如蝌蚪变成青蛙,也如新鲜的苹果逐渐变烂。早期大多数没有明显症状,不通过医学检查很难发现,是典型的“寂静的肿瘤”。但在日常生活中仍然会有一些“蛛丝马迹”,具体有以下几种症状。

1、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大便变细等。结直肠癌患者大便次数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没有粪便,只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尽的感觉。

2、腹痛:部分患者以腹部隐痛为首发或突出的症状,另一些患者表现出不完全肠梗阻的症状,如腹部阵发性绞痛、伴腹胀、排气、排便不畅。

3、黏液便或黏液脓血便:血色暗红,通常与粪便混在一起,便意频频,有时只解出一些血或黏液,而无粪便,此时,警惕是结肠癌。

4、贫血、低热、乏力、水肿、不明原因的消瘦等全身症状:随着肿瘤扩散浸润,肿瘤表面溃烂失血毒素吸收,导致患者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表现,尤以贫血、消瘦为著。

肠镜检查真的能救命

肠镜,也称电子结肠镜,是一条长约cm、直径约1cm,末端装有微型电子摄影机的可弯曲的纤维软管,在医生操作下通过肛门置入直肠、结肠直到末端回肠的肠腔内。

内窥镜中心博士张俊介绍,医生在肠镜相连的显示屏上观察肠壁表面,发现问题用附属设施进行采集标本及相应治疗,病情诊断后辅助临床后续药物或手术治疗。

消化道肿瘤的前期症状很隐匿,当出现症状(如腹痛、便血、大便性状改变、贫血等)时大多已是中晚期。

绝大多数的结直肠癌是由小息肉演化而来,肠镜检查不但可以肠镜下切除小息肉,还可以钳取小块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和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而指导治疗。

在它还是息肉时发现并切除它,就能阻断其癌变进程。这不是救命吗?

随着内镜技术的日臻成熟,内镜下黏膜切除、黏膜下剥离(EMR、ESD)技术不断进步,不但可在结肠镜下切除结直肠息肉,也可在结肠镜下切除早癌。

这些高危人群需做肠镜检查

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刘莺说:“一般来说,年龄在40-74岁的居民都属于结直肠癌的筛查人群。即使没有明显不适或异常,也建议50岁以上人群去做一次肠镜,然后根据结果决定后续检查频率,以下高危人群更应缩短检查频率。”

1、有家族遗传病史人群。2、有肠息肉病史人群。3、排便不规律的人群。4、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贫血人群。5、做过结直肠癌手术人群。

专家简介

庄競,主任医师,普外科副主任,硕士生导师,河南省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支持委员会全国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擅长结直肠癌、胃贲门癌的开放手术及腹腔镜手术。

坐诊时间:周三上午

刘莺,主任医师,肿瘤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博士后,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分会食管癌专家委员会副主委,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业委员会委员。对消化系统中流诊断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先进的治疗理念。坐诊时间:周三上午

张俊,主治医师,博士,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光动力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和内镜治疗,包括超声内镜、ESD、消化道肿瘤光动力等进行联合诊断及微创治疗经验丰富。

审核:庞红卫作者:陈玉博编辑:陈玉博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bianlishop.com/cgzyf/112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