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康复有关腹直肌分离的事,一次说清
2021-3-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何为产后腹直肌分离症?
妊娠晚期或者腹壁肥胖者会使腹壁扩张延伸,两侧的腹直肌会从腹白线的位置向两侧分离,产后半年腹直肌仍然超过2cm,则称为产后腹直肌分离症。
为什么会发生产后腹直肌分离?
1.孕产妇因素:高龄(年龄≥35岁),肥胖,产前缺乏腹肌力量的锻炼,多产(多次妊娠),松弛素,剖宫产手术史或者腹部手术史,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
2.胎儿因素:巨大儿,羊水过多,多胎妊娠。
腹直肌分离的危害
1.漏尿
2.盆腔脏器脱垂
3.消化系统问题,如便秘
4.呼吸方面问题
5.腰背痛
6.骨盆过度
7.大肚腩,影响美观
腹直肌分离的症状
1.仰卧抬头起身时腹部中间呈穹顶样突起;
2.伴有腰背、耻骨联合处,甚至骶髂关节处的持续性疼痛;
3.伴有尿失禁;
4.严重者在弯腰时肚脐处会出现高尔夫球大小的突起(脐疝)。
腹直肌分离自查
正常:2指之内需改善:2-3指需就医:3指以上
划重点:如果两侧的腹直肌分离大于3指则属于比较严重的腹直肌分离,就可能引起疝气(小肠从腹壁突出到体外),需及时就医。
腹直肌分离训练
对于腹直肌分离小于2指的患者,可以在家进行肌肉的锻炼加强肌力,如加强腹直肌、腹横肌、腹斜肌以及臀肌的力量训练。
站姿收腹:中立位,吸气准备,呼气时腹部收紧,肚脐向腰椎靠拢,收紧腹部后维持4-5秒,然后放松休息4-5秒,再重复做,也可以贴墙站立做。
注意:不要用手臂推墙,身体主动靠近墙壁。尽可能的收紧腹部,腹部向腰椎及墙壁靠拢。10-15次/组,每天3-4组。
腹直肌分离症的物理康复法
对于较严重的腹直肌分离,则需采用物理康复疗法。
治疗原理:
1.采用不同频率和脉宽的仿生物电,对腹直肌、腹横肌、腹斜肌进行刺激,使腹部肌肉的兴奋性提高,唤醒因受损而功能暂停的肌肉的本体感受器。
2.使肌肉被动性收缩,使腹部主要肌群进行强化行治疗,达到锻炼腹部肌肉的目的,从而使分离的肌群恢复正常,同时也可以恢复脊柱生理弯曲和改变骨盆的过度前倾。
3.电刺激还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同时使肌肉牵拉,放松背部肌肉,从而达到镇痛的效果。
注意事项:腹直肌分离的患者切记,一定不要做卷腹的动作,如仰卧起坐,避免穿紧身衣及带束腹带,尽量不要提举重物!!!这些动作不仅会加重腹直肌损伤,还会加重盆底肌的损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