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肠套叠俗称绞肠痧

2017-2-21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肠套叠俗称绞肠痧,是指肠管套入到邻近的肠管管腔内,导致出血、肠梗阻、肠坏死。多发生于1岁以内的婴幼儿,尤其以4—10个月的婴幼儿常见。

  临床表现   阵发性哭闹   为早期出现的症状,其实质是阵发性的腹痛,特点是平素健康的婴儿,无任何诱因而突然发生剧烈的有规律的阵发性腹痛。患儿表现阵发性哭闹不安、屈腿、面色苍白。每次发作约10~20分钟,以后安静入睡,或玩耍如常,约数十分钟后又突然发作,其症状如前。如此反复多次,患儿精神渐差、疲乏不堪、面色苍白。这种有规律的阵发性腹痛,是由于较强的肠蠕动波把套入的肠管向前推进,牵拉肠系膜,同时套叠鞘部发生强烈收缩所引起。个别较小的病儿无剧烈哭闹,仪表现为阵阵不安和面色苍白,随后进入休克状态,需特别警惕。   呕吐   起病不久即出现反射性呕吐。这是由于肠系膜被牵拉所致,呕吐物为奶块或食物,以后即有胆汁甚至可为粪便样物,是肠梗阻严重的表现。   血便   多于病后6~12小时出现,是本病特征之一,常为暗红色果酱样便,亦可为新鲜血便或血水,一般无臭味,当疑为本病而尚无便血时可作直肠指检,如指检染血则有同样诊断意义。出现便血原因是套入部肠壁血循环障碍,致使粘膜渗血与肠粘液混合在一起的结果。   腹部肿块   是具有重要诊断意义的腹部体征,肿块的部位依套入点和套入程度而定,肿块多位于右上腹部,呈腊肠样,光滑而不太硬,略带弹性,可稍活动,有压痛。以后随套叠的进展,肿块可沿结肠移至左腹部,严重时可套入直肠内。

  诊断   婴幼儿肠套叠有典型症状者一般诊断不困难。临床上有阵发性腹痛、呕吐、便血及肿块四者存在即可确诊。对只有阵发性腹痛和呕吐的肠套叠早期,尚未出现血便,或晚期由于腹胀明显触不清肿块的病例,应做腹部彩超检查。

  治疗方法   非手术疗法   凡是病程在48小时内的原发性肠套叠,患儿全身情况良好,无明显脱水,无明显腹胀者均可以灌肠疗法治疗。一般采用空气灌肠。   手术疗法   晚期病情比较严重,不适合作灌肠复位的病例,或已经灌肠未能复位的病例,疑有小肠套叠者;以及复发达3次以上者均须手术治疗。

  疾病预防   1、应避免腹泻,尤其是秋季腹泻,家长应高度警惕此病的发生。   2、平时要注意科学喂养,不要过饥过饱、随意更换食品,添加辅助食品要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   3、要注意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各种容易诱发肠蠕动紊乱的不良因素。   4、如果一个健康的婴幼儿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阵发性哭闹、面色苍白、出冷汗、呕吐、大便带血,精神不振时,应想到是否有可能会得肠套叠,医院治疗。

经常给宝宝顺时针摩腹能有效预防!(避开肚脐、您双手要搓热先)本文摘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深圳市妈咪宝贝母婴护理有限公司









































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专业
儿童白癜风的危害

转载请注明:
http://www.bianlishop.com/cgzhl/34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